刘军|塞罕坝:绿色大坝,红色高地

刘军|塞罕坝:绿色大坝,红色高地
文章图片

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 牟宇 摄
半月谈采访人员 曹国厂
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 有一片115万亩的人工林海 , 这里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 从卫星云图上看 , 它犹如一只展翅的雄鹰 , 守卫着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
很难想象 , 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 。 近60载寒来暑往 , 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 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 营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
牢记使命 , 誓将荒原变林海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 , 全称“塞堪达巴罕色钦” , 意为“美丽的山岭水源之地” 。 历史上 , 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 。 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公元1681年 , 康熙设立了“木兰围场” , 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据史料记载 , 清末国势衰微 , 内忧外患 , 为弥补国库空虚 , “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 , 树木被砍伐殆尽 。 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 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
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 , 新中国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 。
1962年 , 来自全国18个省份、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 , 与当时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 , 肩负“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 , 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创业史 。
塞罕坝最低气温零下43.3℃ , 年平均温度零下1.3℃ 。 林场第一批建设者赵振宇回忆说:“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 , 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 , 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 ”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 建设者住马棚、搭窝棚、挖地窨 。 一个窝铺住进20人 , 没有门板 , 就用草苫子代替 , 夜里戴着皮帽子睡觉都冻彻骨髓 。 早上起来 , 屋内到处是冰霜 , 褥子冻结在炕上 。 能吃着全麸黑莜面 , 就着咸菜 , 喝着雪水 , 就算是美味了 。
生存条件极端恶劣 , 加之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经验更是几乎为零 , 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 一次又一次造林失败 , 动摇了人们的信心 。 关键时刻 , 时任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等4位林场领导破釜沉舟 , 把家从外地搬到塞罕坝 , 很快稳定了军心 。
1964年春天 , 塞罕坝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 。 气温很低 , 建设者们浑身的泥浆冻成冰甲 , 走起路来咣咣直响 , 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 终于造林516亩 , 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 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马力 , 也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 , 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 , 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