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抚仙湖传》出版 探秘中国第二深水湖孕育的湖文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张文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昆明召开之际,日前,由云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学者陈波、昆明市作协会员、资深媒体人龚庆萍撰写的《抚仙湖传》出版。该书记录了抚仙湖历史变迁,记述了湖泊人文历史,讲述了人与湖泊的互动故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距离昆明60公里之外的抚仙湖,是当下云南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抚仙湖是仅次于滇池和洱海的云南第三大湖泊。但它却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二深水湖泊。蓄水量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0% ,相当于13个滇池或7个洱海。抚仙湖水体晶莹剔透,可见度最大可达12.5米,是中国透明度较高的湖泊之一。
文章插图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张文凌/摄
1984年7月1日,中国古生物学者侯先光在抚仙湖畔的帽天山发现澄江生物群化石。迄今,这里已发现20个门类、280余种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实证,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澄江生物群化石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抚仙湖也因此备受关注。
文章插图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张文凌/摄
抚仙湖地处滇中,新石器时代以来就一直有人类活动,丰富的铜矿资源使该区成为冶铸青铜器的重要基地,青铜文明光辉灿烂。但由于抚仙湖行政隶属跨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关于这一湖泊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的书籍和资料,较为分散,缺乏整体性。
《抚仙湖传》尝试以大抚仙湖流域为对象,屏弃现有的行政区域限制,从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到现在为止的时间轴,梳理抚仙湖的湖泊史和区域社会发展史。
文章插图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张文凌/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文献考古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作者的田野调查,为失忆年代的抚仙湖拼接出历史面貌。同时,对目前高原湖泊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指出该地丰富的矿产、农渔、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利和弊同时存在,如何在开发与保护间找到平衡点依然是长期的课题。
据悉,除《抚仙湖传》外,《滇池传》《洱海传》也同时出版,这是云南教育出版社“山水中国 湖泊系列丛书”首批3本书,丛书列入了云南省委宣传部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项目。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景区|中国首部观众参演大型沉浸式雨林实景剧本杀《雨林部落·呀诺达探秘》正式亮相
- 系列|翻阅中国民歌暨乐享音乐节系列节目《诗情华韵 经典留声》——山长水阔知何处
- 历史|电影《悬崖之上》里的哈尔滨,车览两个重要场所
- 威海市|威海市首届阅读行走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三等奖《行走威海,我发现每一滴温泉都是自在的锦囊》
- 红星|首部鱼凫系列儿童剧《岷江而来》15日首演
- 滑雪场|央视《冬奥来了》聚焦西岭雪山 成都冰雪运动活力出圈
- 达古冰川|《中国机长》取景地,海拔最低的冰川,被誉为“最近的遥远”
- 过程|《塔鱼浜自然史》:寻找村庄的“泉眼”
- 麋鹿|舞剧《南苑秋风》全国首演 | 全息投影+动作捕捉+实时交互
- 疫情|英语解说片《西安我爱你》:一首表达疫情中的希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