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景区旅游景点排名榜 绵竹景区旅游景点排名( 二 )


4. 绵竹景点排行榜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于四川省辖德阳市代管,属于县级市 。绵竹市好玩的6个景点如下:
①诸葛墓祠: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 。它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而建的 。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 。
②九龙滑草场:九龙滑草场位于国家AAAA级九龙山旅游风景区核心区域,是德阳地区最大的滑草及户外休闲运动中心 。滑草场占地160余亩,有四轮滑草车、履带滑草、草地悠玻球等草地运动项目,还有真人CS、水上步行球、热气球等 。
③穿心店地震遗址:穿心店地震遗址,保留了宏达化工厂遭地震破坏的惨烈原貌.汶川地震中,地处龙门山脉中段的什邡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劫难 。山区的民房、工厂、学校、旅游景区等均遭到严重破坏 。曾经美丽而富饶的红白镇,也遭到了沉重打击,红街没有了,白街没有了,留下了一片废墟 。
【绵竹景区旅游景点排名榜 绵竹景区旅游景点排名】④祥符寺:祥符寺现存建筑有金刚殿、武圣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东西罗汉堂、祖师殿、弥勒殿、药师殿及左古厢房 。祥符寺占地三十多亩,建筑面积3540多平方米 。祥符寺藏经楼供奉的两尊省内最大的缅甸玉佛为本寺的镇寺之宝,寺内收藏的日本大正年间所印的《大藏经》更是宝中之宝,也堪称当今我国的一绝 。这部书的原本我国只有四部 。据悉,其他三部有的荡然无存,有的残缺不全,只有祥符寺这一部较为齐全 。全书共八十卷,装订极为精致,每篇页码的四周全以赤金粉粉刷,内容丰富丰富,包括经文、医学、哲学、天文、地理等,真可谓集诸子百家为一体 。
⑤云湖森林公园:绵竹市云湖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西北山区,属龙门山脉九顶山支脉,距成都108公里,距绵竹市区21公里 。园区总面积10320亩 。在公园中心区有一高山湖泊镶嵌于万亩林涛中因而得名 。主要景点:鸽子树又名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世界珍奇的风景观赏树种,为中国特有物种 。珙桐生长于1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初期,因而又有“活化石”之称 。
⑥三溪寺:绵竹三溪寺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当年的开山祖师玉川长老眼光不凡,将寺庙建在这个环山面湖、清流翠帐之间 。主要景点有:狮子岩和蛰龙头、三箭和灵源桥碑记、困牛山和困牛湖、青狮白象牧群羊、石钟和石鼓,此之外,寺周尚有朝阳洞、红云洞、水帘洞、猴子岩、乌龟石、伏虎岩等种种胜迹 。
5. 绵竹好玩的旅游景点最出名的就是木版年画.名酒之乡 。“唐时宫庭酒,盛世剑南春” 。从2000多年酿酒历史中生长出来的一朵奇葩——中国名酒剑南春,誉满神州,香溢四海,曾60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家级质量金奖 。1999年“剑南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年画之乡 。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享誉国内外,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木版年画)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源于明盛于清,到清乾隆嘉庆年间生产规模达鼎盛时期,绵竹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地方特色,内容以避邪迎祥、风土人情、戏曲故事、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为主 。绵竹年画作品先后应邀在欧、亚、南北美洲50多个国家展出,深受国外艺术界青睐 。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亚洲最大、世界第四的磷酸盐制造企业 。绵竹充分利用沿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尤其是4万亩成片梨园等资源,着力打造“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的观光休闲和乡村旅游精品 。至今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七届“绵竹年画节”、九届“四川绵竹梨花节”和“绵竹赏果节”、首届“柚花节” 。银杏沟、楠木沟、玄郎沟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的发掘,被评为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剑南老街”、云湖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景区正在建设开发中 。俗话说:“世上有,戏上有;戏上有,画上有” 。这话表明了一个道理: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 。戏剧艺术和绘画艺术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绘画仅属于艺术,而戏剧则是包含了绘画、音乐、舞蹈、语言等多方面的综合艺术,舞台布景、脸谱、服装、道具就是绘画艺术的戏剧化体现 。然而,画中确也有戏,用绘画作品来表现戏剧内容,这也是相得益彰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们在四川的汉代画像砖上,就可以看到不少后来构成戏剧因素的百戏和舞乐场面,如《观伎》、《跳丸》、《杂技》、《驼舞》等 。尤其在当前,我们在发掘整理传统川剧艺术的时候,还可以从大量历史上保留下来的石雕、木刻、绘画作品中发现一些从未发现过的剧目,或从中得到有些有益的启示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著名的传统绵竹年画资料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留意到一些有关川剧今昔的资料,就个中收获,刍言几名 。一、绵竹年画与戏剧四川绵竹年画历史悠久,《续编绵竹县志》说,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已有相当成就 。实际上,早在唐宋时期成都地区已有雕版印刷品出现,北宋御史忭(1008—1084)所著《成都古今记》中就描述了当时成都十二月中市中的桃符市,亦即年画市场;而成都桃符市中的年画大多由附近的绵竹、夹江等县的年画作坊提供,这是由于绵竹、夹江都是产纸名地,雕版印刷也相当发达,绵竹县即因汉代绵水两岸多竹而得名,即如《绵竹县志》记载:“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衔(年画),画为五彩神荼、郁垒(门神)点缀年景” 。据考,绵竹年画始于宋,盛于清,衰于民国 。在清代乾、嘉时期最为鼎盛 。当时全县城乡有年画作坊300多家(城内最为集中,约有90多家),全县的年画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大小画市摊点绵延十余公里之长,可谓盛况空前 。当时的年画产品畅销云、贵、甘、陕、两湖及青海、西藏等地,同时还远销东南亚一些国家 。绵竹年画的题材极为广泛,它涉猎了以下几个方面:辟邪迎祥,民风民俗,生活生产,花鸟虫鱼,演义人物,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等 。这些年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们构图完整、饱满,人物造型夸张变形,线条古拙,色彩艳丽明快,符合画面的主题内容和群众的欣赏习惯 。绵竹年画与其他地区著名年画在色彩上也大有区别,且以手绘见长,从而区别于其他以套印为主的年画品种 。绵竹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清代初年这里的戏剧活动便很繁盛,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绵竹县令陆箕永在一首《竹枝词》里就曾写道:“山村社戏赛神幢,铁板檀槽柘人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 。乾隆年间,罗江籍进士李调元在《新搜神记》中也写到“绵竹东岳庙有沙弥素有能戏之名,忽一日窃其师千钱,逃入班中学戏”的事 。这说明,在那些时日里,绵竹的戏剧活动已经十分活跃,与戏曲同作为民间艺术品种的绵竹年画,也同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至迟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有《西厢记》等戏剧年画问世 。二、绵竹年画中的戏画由于年画属于民间艺人的作品,在封建社会中被视为下九流的“匠人画”,因此,年画的传世作品很少,大都每年一换,不加保存,这就给我们今天研究年画的发展史带来困难 。所幸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采取了抢救民间艺术的措施,尤其是不少美术工作者,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便相继深入绵竹城乡采集和调查绵竹年画,通过他们的艰苦努力,搜集到一大批宝贵的传统年画资料 。同时,县政府又于60年代领导成立了绵竹年画社和绵竹年画研究会,通过长期的发掘和收集,也积存了相当数量的传世佳作 。迄今,已收集到年画清代雕版100多件,各时间不同内容和品种的年画资料近千件,在这批丰富多彩的年画中,我们发现不少以戏剧为内容的画稿 。三、戏画与民间生活戏剧年画,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旧时代,是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最为喜爱的绘画品 。常言说:“画中有戏,百看不腻” 。过去,农民们每到春节都要购买,张巾年画,从龙门、堂屋门到卧室门都喜欢贴上门画,有的还要在卧室和客厅贴上有趣味性或有吉祥内容的戏剧年画 。他们在一年辛勤劳作之后,一家人围坐在房里,往往情不自禁地哼唱看过的川剧,小孩子似乎对那些鲜艳夺目、一年一换的戏剧年画斗方更感到新奇,常常缠着父母对画面的内容问长问短,大人们也往往惬意地就画说戏,津津乐道 。毫不夸张的说,旧时代的戏剧年画是广大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少小孩在尚未入学以前,便受到年画及其画中戏的熏陶,它们所具有的“赢得童稚喜,能蓬荜生辉”的社会功能,的确是不可低估的 。在绵竹年画中大量的戏剧年画绝非偶然,这反映了历代年画作者对本土戏激赏和偏爱,唯其作者热爱和熟悉川剧,方能抓住戏中精彩典型的情节,构思并体现出生动的戏剧画面 。这些戏剧年画都是写实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清代光绪三十年绵竹著名年画师黄瑞阁以半年时间创作的《迎春图》 。这幅年画长卷中,如实地描绘了传统的高桩平台上所饰演的5个川剧折子戏:《秋江》、《香莲闯宫》、《抢伞》、《御河桥》和一折《西游》故事,该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绵竹县城迎春盛会的实况,它从画面组合,人和服饰以及脸谱、装扮,无一不体现写实手法,细腻、明快、堪称佳品 。同时,它通过热闹的节日场面,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清未时期绵竹人民的戏剧生活 。长期以来,年画借戏而增加其艺术魅力,戏剧借年画而传播更广,这样相得益彰的传统姻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在延续,近年绵竹年画社创作、印刷的不少戏剧年画,在广大农村仍然受到普遍欢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