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历史的角落:在第三个“寒冷期”,宋人是怎么取暖的( 二 )


地炉在北宋比较常见。
小空间|历史的角落:在第三个“寒冷期”,宋人是怎么取暖的
文章插图

《水浒传》写,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落魄在山神庙,便用地炉对抗风雪,“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南宋的陆游,在《春和初迁坐堂中》写道:“炭薪南山来,地炉晨暮红。”
取暖的炉,可以是凿地开,炉,也可以是用铁炉、铜炉大寒地冻,烧火取暖,不算什么大发明,谁都明白。
唯一需要注的是,炭火炉不完全燃烧所产的一氧化碳,如果通气不畅,是可置人于死地的。
所以如何科学设置地炉,并在小空间里生炭火取暖时,如何科学排出毒气,是特别应该讲究的。
小空间|历史的角落:在第三个“寒冷期”,宋人是怎么取暖的
文章插图

1258年“西湖冰合”时,后来成为著名词人的蒋捷才13岁。
他在宜兴生活,太湖也结冰了。
他后来有一词写道:
“红麟不暖瓶笙噎,炉灰一片晴雪。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换。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想是天气别,豫借与、春风三月。
搜罗一下,发现很多诗人、词人都写到那时生炭炉、地炉取暖的事,没有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发生意外,可见当时人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小空间|历史的角落:在第三个“寒冷期”,宋人是怎么取暖的小空间|历史的角落:在第三个“寒冷期”,宋人是怎么取暖的
文章插图

今天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关注我,了解更多资讯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意见
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
部分图片自网络搜集 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