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听我一句劝,社恐别搜威震天( 二 )

内向|听我一句劝,社恐别搜威震天
文章插图
社交牛逼症数次登上B站、微博热搜。/B站截图 后来,在媒体和看客的吐槽声中,这股风气收敛了不少。如今的社牛,透着一种“改邪归正”的味道,大家终于回过神来,原来“社牛和有病,是两回事”。 社牛,现在更多是指那些在社交场合能够表现自如、不紧张或胆怯的群体。 在人群中,他们也能够迅速分辨哪类人值得自己深交。无论对方有多难接触,社牛们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类人与他人交往时,既可以照顾到自己感受的同时,也不会伤害到他人的情绪。对于社牛患者来说,社交永远都不是他们的目的,只是手段。 内向的社牛患者,有何不可内向|听我一句劝,社恐别搜威震天
文章插图
百度百科对于社牛的定义。/ 百度截图 看完了百度词条对社牛的定义,内向者表示委屈。社牛必须是外向性格? 还真不一定。 这种刻板印象,和“社恐患者都很内向”一样扯淡。小时候,多少人因为一句“小孩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内向”,被家长强行要求“外向、活泼”一点,不然以后没出息。 又有多少人,因为一句“他这种内向的人,工作后肯定混不好”,开始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最终患上了诸如强迫症类的精神疾病。 就算已经有大把论文和研究结论为内向群体正名,但依旧有不少活在井底的人,乐此不疲地为内向人士贴上悲剧标签。 内向只是一种个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并无好坏之分。正如《北京青年x凉子访谈录》在节目中提出的“内向本来是种性格,在这个社会却变成了人格缺陷”观点一样,内向患者已经受到了太多不友善且不公正的对待。 内向|听我一句劝,社恐别搜威震天
文章插图
观众对这期节目的评论。/ B站截图 内向者也有在社交中充满活力的一面,外向者也有不擅长社交的案例。只能说,在社牛圈子里,外向的人可能比例会高一点而已。 因此,不管你内向还是外向,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你都可以是社牛。内向从来都不是人生不如意的原罪,“内向有罪论”该消停消停了。 说完了性格特质,再来说说社恐和社牛的区别。在做同一件事时,两者的表现可谓天差地别。 在外就餐时,社恐只会偷偷自拍,有人过来,会立马把前置调成后置,假装在给家族群拍食物照片。社牛看不下去了,自拍只会降低朋友圈的逼格。不管是不是用餐高峰期,都会抓来服务员,让其变为自己的专属摄影师。只要手机内存没有满,造型就可以一直不重样。 走在路上,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了,社恐只会莫名其妙地低头玩自己的手机,内心却无比紧张:千万别和我打招呼啊,我不敢和Ta对视。 然而,在面对喜欢的人时,社牛患者只会让对方更紧张。 看一下社牛和社恐的经典对比动图↓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