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神授|封建中国的禁脔——紫禁城的前世今生,又为何改名为“故宫”?

君权神授|封建中国的禁脔——紫禁城的前世今生,又为何改名为“故宫”?
文章插图

宫殿古建筑是音乐的凝华,是历史的老去,是文明的照片。世界上不乏悠久的古文明,却鲜有煌煌古文明所留下的鲜活照片。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虽有金字塔、泰姬陵,因为没有了古宫殿娓娓道来的倾述,所以,他们的历史是残缺的,文明是断裂的。
惟有中华文明,不仅有沉沦于地下的秦皇陵、武帝的乾陵,更有光耀鲜活了600年的北京故宫,证明了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永不宕机。
为什么改叫“故宫”
其实,“故宫”是个次新词,历史才近百年。是封建社会落下帷幕之时,北洋政府给盖上的新戳(1924年),以此证明煌煌的皇权,在中国永久的谢幕。
“故”,说得更像是皇权制历史的凄然死去。而最终化身为故宫博物院,却是民众的胜利、古董珍宝的胜利,也是人类文明的胜利。
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来,依北洋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逊清皇室,虽被允许“暂居宫禁”,却仍着逊帝溥仪,适时“移居颐和园”。
然而13年来,末帝溥仪一直未履“移宫”之约。由此,古籍珍宝在不断地流入民间、流向黑洞(仅王羲之、王献之、怀素、米芾、赵孟頫等大家的书法作品,流失计1千多件,还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旷世名画,亦被盗流出。其中的监守自盗、触目惊心)。
直至直系军阀冯玉祥突然倒戈逼宫,奇珍异宝的外流,才告一段落;另一方面,平民百姓依然无法一睹禁脔大内、稍窥和璧隋珠。冯玉祥其他的行事,还真不咋地,此事,到底在客观上保住中华文脉的绵延。
君权神授|封建中国的禁脔——紫禁城的前世今生,又为何改名为“故宫”?
文章插图

“故宫”原来叫紫禁城,紫禁城的来历是这样的。
一,紫禁城名称的来历。
古人尚星象,皇家尤行之。“紫”取“紫微星垣”,套用先秦以来天文学的术语,即称“紫宫”、“紫垣”,是天帝的行宫。

《史记·天官书》云,“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後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馀三星後宫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籓臣。皆曰紫宫。”
瞧,天帝太一,是天极星中最亮的一颗。旁边辍3星,为三公,后面勾(句通假勾)星4颗,则属后宫嫔妃,拱卫四周的12颗星,属虎体鹓班的文武大臣们,合称就是“紫宫”。
考察“帝王史”可知,皇帝自称“天子”,众所周知。天子自春秋起,已渐有说法。而且,“天子”与“皇帝”概念的出现,是有先后的。

天子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里,上一句,虎拜稽首:天子万年!下一句,作召公考:天子万寿!再一句,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