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年后再“相逢”!敦煌莫高窟3个洞窟“搬”进故宫午门( 四 )


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研究馆员罗文华说 , 文化的传承 , 有些靠物质文化流传 , 通过图像、实物和改头换面的形式走进平常人的生活 , 千年万载默默传承 , 坚韧、朴实 , 富有生命力 。 “通过故宫与敦煌文物的呼应展示 , 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创新精神 。 ”
中国|70年后再“相逢”!敦煌莫高窟3个洞窟“搬”进故宫午门
文章图片

观展·聚焦
拼音活字印刷“先祖”
展厅里有一组回鹘[h%uFA]文木活字 , 表面均有墨迹 , 说明曾经被使用过 。
专家推测 , 这些早于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二百年左右 。 开创了拼音活字印刷的先河 , 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 是世界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我国目前最早满地绣佛像
一件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的刺绣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幅满地绣佛像 , 体现了东晋到北魏期间丝织品满地施绣的特色 。
专家介绍 , 这件绣品可以看出 , 针法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比汉代刺绣更加进步 。 刺绣年代可考 , 构图严谨 , 用色丰富 , 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 , 是研究北魏佛教艺术与佛教信仰以及研究中国刺绣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孔尚任的“乐器”
展厅里 , 一件小忽雷琴颈背面刻有楷书款“臣滉手制恭献建中辛酉春” 。 建中是唐德宗李适年号 , 辛酉是公元781年 。 小忽雷流落民间后 , 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著名戏曲作家、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在北京集市上偶然购得 , 并与作家顾彩合作完成《小忽雷传奇》一剧 。
中国|70年后再“相逢”!敦煌莫高窟3个洞窟“搬”进故宫午门
文章图片

忽雷是我国古代的拨弦乐器 , 有大忽雷和小忽雷 。 专家说 , 大小忽雷是现存古乐器中的珍品 , 它们对古代音乐及工艺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 。
观展·提示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展期:至11月18日
门票:通过故宫博物院网络售票网站(https://gugong.ktmtech.cn)和微信“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公众号实名预约 。
中国|70年后再“相逢”!敦煌莫高窟3个洞窟“搬”进故宫午门
文章图片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采访人员 刘冕 阎彤 美编 张存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吴越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