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丽江永胜期纳谷宇:依山临河营建古村庄( 二 )


自古以来 , 谷宇村就有祭锋台等与诸葛亮有关的地名和传说 。 翻开《乾隆永北府志》 , 里边这样记载着:“祭锋台 , 在府城南一百二十里老虎山旁 , 台高五六丈 , 土色类红沙 , 相传武侯斩老虎山时 , 筑以祭剑 。 ”“老虎山 , 在府城南一百二十里 , 形如虎状 , 俗传能为祟于人 , 武候南征至此斩之 。 其山截然为两段 , 顶有一孔 , 众水流入 , 旁有一台 , 俗名祭锋台 , 祭剑锋也 。 ”此类传说历久弥新 , 说明诸葛亮的名望对永胜县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以及永胜县各族人民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
谷宇村后老虎山 , 又名猫猫山 , “虎首”与“虎身”断裂 , 相距约800米 。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 , 便从这断裂山谷中进入谷宇村 , 再从村后的山道通往涛源金江古渡 。 清代清水驿人胡墩赋诗:“西山蜿蜒形如虎 , 不见将军箭羽没 。 惟有渡泸汉相来 , 曾留遗迹在江浒 。 ” 清代剑川人赵淳赋诗:“赤精三尺光销歇 , 卧龙龙剑锋发越 。 志在北征先入南 , 慷慨渡泸当五月 。 百蛮震慑失精魂 , 犹向金沙探虎穴 。 ”这些民间传说和文人的浅吟低唱 , 反映了云南各族人民对诸葛亮的景仰 。
谷宇村前海河 , 又称程河 , 源出程海而得名 , 明代泛泛流至村前 , 转弯南流金沙江 。 海河入江处的金江古渡 ,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 公元225年 , 诸葛亮从成都统领三路大军南征 , 其中西路军由他亲自率领 , 经越嶲郡“五月渡泸” , 进入金沙江对岸的洱海、滇池地区 , 连败孟获 , “攻心为上” , “七擒七纵” , 终使孟获降服 。


谷宇村的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村寨西部片区 , 后期修建的房屋则多集中于云谷路两旁 。 村内巷道较多 , 石板铺面 , 曲折幽深 , 纵横交错 , 初来乍到者要是没人带路便难出村 。 据说 , 曾有新媳妇晨出挑水 , 竟然迷路忘家 。 村中的老房子 , 大都有百年以上历史了 。 它们是古村的前人用树木、泥土、石头三种简单的原料 , 按照自然风景的本质、音乐的节奏和绘画的手法 , 建造起来的经典民居 。 此外 , 村中还有古建筑魁星阁、云谷寺、山神庙、云谷桥 , 以及“饮水思源”碑记等众多文物古迹 。
谷宇村传统民居的柱子、椽梁、楼梯和门窗 , 都是由树木建造而成的 , 尤其是大门、木枋、雀替、窗棂、栏杆都是精雕细刻的艺术精品 。 房屋多为土墙青瓦 , 显得非常稳重、温暖而有诗意 。 土墙的边线 , 特别是转角处 , 往往都是大砖包墙 , 雅称“金包银” 。 它不仅具有保护土墙的实用价值 , 还以其整洁的青砖镶边给人以美感 。

谷宇村古建筑屋顶上的瓦片、瓦当 , 屋内外的方砖、花砖 , 都是用土烧制而成的 , 具有泥土的本色和风韵 。 这些砖瓦其实也是一种泥土艺术 , 在经历了力的塑造与火的洗礼之后 , 虽然改变了泥土的颜色和属性 , 但它们却以更加动人的形态 , 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 它们已是另外一种更加古朴、丰富、鲜活、坚固的“灵土” , 更是谷宇村的重要史迹和难得的艺术珍品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