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二 )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出廊,顺右方向,走“知青路”,五十米,沿途右侧先后立着两块光滑平整的大石头,近看,上绘着两组描绘知青劳动生产场景,名为“足迹”的画面,挑水、割?、锄地、驾牛车、犁田、插秧、灌溉,并有广东省艺术馆馆长、雷州籍书画大家莫各伯的《回乡务农记事》一文。看完石画,到了一个岔路口,抬头,一座高六米有余的纪念碑呈现眼前,碑的基座由数块灰色及赭红色的花岗岩大理石筑成。精钢铸造的大刀、长枪形状组合的怀想纪念碑身,直插苍穹。在蓝天白云和四周笔直高大的木麻黄树衬托下,更显肃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碑座后,刻着当年因公而牺牲的三十六位南粤(粤海)知青的名字及所辖场队(兵团)。他们也是英雄,建设时期的英雄。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曾有这么一群热血青年,垦荒戍边,为国家建设和繁荣,流汗流血,付出宝贵生命。烈士们,永垂不朽!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粤西|青春无悔——粤西知青文化园
文章插图
离开怀想碑,往上走,左边又是一座长廊,长廊正面墙壁镶嵌着当年知青生产、生活和当今的照片,正中书:留芳廊,左右各一对联:亭小能铭知青史,园幽可唱励志歌。踏入内,两侧墙上刻着捐款建设粤西知青文化园、当年知青的名字和所属兵团农场,密密麻麻,计有6000余人,共捐款160万。1955年领导人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22日,领导人发表《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广东湛江市第一批知青下乡插队,是1957年左右,地点为郊区麻章农村。1963、1964年,又有一批下到阳江县平岗农场及湛江郊区农村。1968年10月开始,更是响应大号召,湛江地区十万中小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到海南、徐闻、海康、廉江、化州、信宜、高州、阳春、阳江等地。1968年8月15日为应形势,农场编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生产建设兵团,总部设在海南岛海口市,接管了原海南岛(注:海南岛原属广东省管辖)、湛江的国营农场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研究院,共十个师,知青11万余人,主要来自广州、汕头、海口、湛江、韶关等地。第一至六、十师分布在海南各地,第七师第一至八团在海康(雷州),七师九至十四团在徐闻,八师第一团在湛江湖光农场,八师二至六团、九团、十团在化州的新时代农场、新华农场、和平农场、红阳农场、红峰农场、建设农场,八师七团、十一至十七团在廉江,八师十八团在遂溪,八师十九团在湖光农场;九师第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团分别在阳江鸡山农场、红五月农场、红十月农场、织簣农场、平岗农场,二团在信宜,三至七团在高州,八、九团在电白,十至十三团在阳春。1974年6月,撤销兵团番号,各团恢复原国营农场名称,归属广东省农垦总局。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