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黄金周"改变了什么?

ip|"黄金周"改变了什么?
文章插图

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ID:caijwj),作者无锈钵,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假期是一张最好的消费券。”
倘若目睹了过去的这个“十一”黄金周的消费数据,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对上述的观点再做出怀疑。
仅旅游这一个行业,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
同为疫情周期下的长假,相较于一年前黄金周的“报复性消费”,今年,源于社会整体较好的疫情防控表现,第三产业,尤其是一贯同防控表现直接挂钩的文旅、影视产业,均未出现大规模的停工停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较于去年的“反弹”,在防控平稳、经济复苏的当下,“补偿式消费”或许更符合这个黄金周的整体旋律。
在全球经济依然波折的今天,这种“补偿式”的假日消费,宏观来看,彰显的是中国过往20多年来“黄金周”政策的成功,和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微观来看,同样也蕴含着第三产业走向未来的契机。
假日经济是伪命题吗?关于“假日经济”的本质,市面上流通的经济学读物中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解释:
“一部分人的休息,换来了另一部分人工作的机会。”
这种表述,显然把经济学定义里,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从而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阐述的通俗易懂。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假日经济都被公认为释放人流、物流和现金流的“水龙头”,但自1999年9月,国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休日的试行后,正式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7天以来,围绕“黄金周”的实际效用,经济学界的争论一直从未停息。
在反对者的眼中,居民用于储蓄的资金是相对固定的,而用于消费的额度是有限制的。“黄金周”只是导致人们把其他时间的消费挪到假期集中消费,而对一年的总消费没有影响,因而谈不上促进消费。
而支持者则援引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的理论,后者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要耗费金钱成本,同样也要付出时间成本,而长假的作用就在于为居民提供“高时间成本消费”这一全新的选项,这一点对于解释长假的作用显然有着积极意义。
争论就这样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延续着,直到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孙文凯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济冬借助数学模型的引入,延续十年之久的“黄金周”之争才算有了一个系统的结论。
这一结论后续被刊发在一篇名为《长假制度一定能促进消费嘛——论假日消费的陷阱》的论文中,并被总结为下述三点: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