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河西的景点 长沙河西景点排名( 三 )


清风峡
清风峡是岳麓山的核心景区 。从清风峡到山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种,其中555种为野生种子植物,奇花异草,随处可见 。据专家统计,山中有许多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有皂荚、银杏等 。整个岳麓山上,树龄最大的是位于古麓山寺的一株罗汉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云麓宫旁边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00年;季军则是古麓山寺前门的元代樟树,树龄在700年左右 。另外,在爰晚亭周围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枫树 。最有文化特色的当属岳麓书院里的古桑树和古槐树,因为古代人将读书的地方称为“桑槐之地”,因此院内遍栽这两种树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 。据统计,长沙市的氧气供应量,有五分之一来自岳麓山的草木,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
爱晚亭
爱晚亭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创建者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大学者、教育家罗典 。过去,清风峡中遍布枫林,所以罗典定亭名为“红叶亭”,又叫“爱枫亭” 。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里的景色十分切合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山行》,就更名为“爱晚亭”了 。到了晚秋时节,岳麓山山顶云雾缭绕,爱晚亭四周枫红如火、艳丽如炽,将诗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
古麓山寺
古麓山寺位于岳麓山的山腰,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即公元268年,当时距佛教传入我国仅仅两百余年时间,距民间最早建寺奉佛也才50余年时间,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 。山门上的对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就是占麓山寺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
古麓山寺在历史上几经兴废,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山门及观音阁 。现在看到的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等都是20世纪8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 。
古麓山寺周围古木参天,更显得古寺幽深而宁静 。在这座观音阁前,有两棵罗汉松 。据传这株较大的是创建麓山寺的时候栽的,故名“晋松”,也叫“六朝松”,是岳麓山中最高龄的树木,也是麓山寺悠久历史的见证 。过去有两棵晋松,因为虬枝交错,枝叶繁茂,就像武士守护着关隘一样守护着观音阁,所以又有“松关”之称 。后来其中一株在清朝乾隆年间被风雨倾覆了,才补种这较小的一棵 。
白鹤泉
白鹤泉水自古就有,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修建了亭子并刻碑 。在抗战中,亭废碑存,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亭子是1956年重修的 。白鹤泉位于岳麓山上一段地质裂隙的中段,山上树木茂盛,涵养了水源,丰富的地表水下渗到岳麓山石英砂岩的裂隙中,再流到砂岩构成的破碎带的深处,从这里涌出地表,源源不断 。用白鹤泉水沏茶,能沁人心脾,延年益寿,堪称岳麓山一绝,所以这眼泉有“麓山第一芳涧”的美称 。
白鹤泉水还有一绝,那就是将硬币平放在水面可以浮而不沉 。这是因为泉水水质好、比重大、水面具有一定张力所致 。许多游客朋友来到这里,总要投下一枚枚硬币,许下心愿,希望梦想成真,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祝福泉” 。
蔡锷墓
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早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就读,师从梁启超,后赴日本求学 。清朝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举兵响应,任云南总督 。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他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成为著名的护国英雄 。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总督兼民政署长,1916年赴日本治病,同年11月病逝日本,1917年国葬于岳麓山 。
黄兴墓
黄兴原名黄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1874年出生 。黄兴早年就读武昌两湖书院,后赴日本宣传革命 。清朝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895年,黄兴回国与陈天华、宋教仁等成立华兴会并任会长 。次年拥护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黄兴被选为庶务,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先后组织参与了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1912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赶往武昌领导战斗,被任命为总司令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南京留守,同年担任改组后的国民党理事 。二次革命爆发后,黄兴赴南京主持讨袁事宜,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逃亡日本,随后旅居美国,继续领导反袁斗争 。1916年黄兴回上海继续为革命事业与孙中山并肩奋斗 。1916年10月黄兴病卒于上海,1917年国葬于麓山 。
像这样的名人墓葬,岳麓山上还有10余处,如民主主义革命家蒋翊武墓、陈天华墓、刘道一墓,工运活动家黄爱与庞人铨墓,湖南光复领袖焦达峰墓、陈作新墓,同盟会会员姚宏业墓、禹之谟墓,学运领导人离继青墓,著名学者杨树达墓和抗战时期长沙保卫战七十三军烈士墓葬群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