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的什么江而亡怎么读 屈原投的什么江

【屈原投的什么江而亡怎么读 屈原投的什么江】“疏疏数点黄梅,重五又逢端阳”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雄黄,龙舟下水喜洋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形式来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名垂青史的爱国者,一颗不朽的精神灵魂——屈原 。

屈原投的什么江而亡怎么读 屈原投的什么江

文章插图
唐代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爱国的节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此时正值中国即将实现大统一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他主张变革,举贤任能,变法图强,极有才干,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居左徒、三闾大夫,仅次于宰相 。屈原为实现楚国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受到大贵族子兰、上官大夫等群小的嫉妒、打击、排斥,后来遭到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于沅、湘二水之间 。在流放中,他满怀对楚国和楚国人民的热爱,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格、内涵丰厚、影响深远 。“长太息以掩淚兮,哀民生之多艰”,正是他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大军攻破楚国首都郢,楚地尽失,屈原心如刀割,悲愤至极,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遂于农历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 。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人们自发的把装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万舟齐发,鼓乐呐喊,吓退蛟龙,以此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 。现在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有机融合,端午节就成为中国人民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的重要仪式,它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 。端午节作为我国人民对以爱国诗人屈原等为代表的爱国先驱表达缅怀之情、崇敬之意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特点,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人们抒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中华力量的重要节日 。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和高尚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凸显,释放伟力 。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门艾钗符,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际,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毒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赶蚊子,净化空气,后来又加上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 。端午这一天,成年人喝雄黄酒和菖蒲酒,小孩佩戴香囊预防疾病 。
“舣彩舫,画鼓喧雷,红旗闪电,看龙舟竞夺,波心齐发,锦标方彻” 。端午节是体育节,这一天人们要在水上赛龙舟 。龙舟竞赛是一项很有活力、特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 。龙舟竞赛能够促进民众团结、强身健体,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现在每年都举行“屈原杯”龙舟赛,龙舟竞赛已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对加强国际友谊,能起到纽带的作用 。
屈原投的什么江而亡怎么读 屈原投的什么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