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4000年的鱼米之乡,如今患上“营养病”?巢湖水华整治成难题( 二 )


巢湖受到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巢湖。据不完全统计,巢湖全市拥有大中型企业五十余家,还有多家上市化工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大量的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入巢湖。如今各单位虽已整治排污,但是早些年留下的污染问题短期内根本无法消除。
2、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部分城市里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入巢湖的,沿湖居民每年向巢湖排污约有1亿吨。合肥市区有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穿过,这两条河流最终都会汇入巢湖,而这两条河的污染问题显而易见,水里常年漂浮有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时不时还漂浮有宠物腐烂的尸体。
3、沿湖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久而久之,流入巢湖形成污染。
千岛湖|4000年的鱼米之乡,如今患上“营养病”?巢湖水华整治成难题
文章插图

巢湖水质受氮、磷营养盐与耗氧有机物的污染,全湖综合水质劣于地面V类水标准,主要是总氮、总磷超标,全湖都呈现富营养化的状态。
千岛湖|4000年的鱼米之乡,如今患上“营养病”?巢湖水华整治成难题
文章插图

在2016—2018年,巢湖特产“三鲜”、大鱼等主要鱼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毛鱼从2016年的15735吨下降到7627吨,银鱼从678吨下降到567吨,虾从4094吨下降到3443吨,大鱼则从4637吨下滑到2962吨,过度捕捞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水体污染的问题同样严重。
千岛湖|4000年的鱼米之乡,如今患上“营养病”?巢湖水华整治成难题
文章插图

2007年的夏季,巢湖爆发了严重的水华事件,水面漂浮着油漆式的绿布,并散发着浓厚的腥臭味,甚至不时出现泛着白肚的死鱼。也正是在那一年,我国将太湖、巢湖、滇池列进了“三湖治理”的国家治污工程项目,巢湖的“营养病”成了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由于水质的富营养化,水中鱼类无法消化,让蓝藻类得以爆发式增长,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恶臭味的浮沫,也就是渔民们说的水华。巢湖中常见的蓝藻还有颤藻、鱼腥藻、铜绿微囊藻等,蓝藻大量繁殖恶化了水中的通风、光照、缺氧,导致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阻碍水藻的光合作用。并且在巢湖中的这些藻类都具有蓝藻毒素,动物食用了含有蓝藻毒素的藻类就有可能中毒,严重的在几个小时内就会死亡,湖中的鱼虾也因此大量死亡。每当夏季蓝藻爆发,蓝藻的腥臭味和死鱼死虾的腐臭味混合发酵,让整个巢湖沿岸臭不可挡。
千岛湖|4000年的鱼米之乡,如今患上“营养病”?巢湖水华整治成难题
文章插图

浙江的千岛湖也曾多次爆发水华,后来当地采取了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治理,鲢鱼和鳙鱼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 每生长一公斤,就可消耗近40公斤蓝绿藻,大量的鲢鳙投放养殖有效提高水体净化能力,让千岛湖水质大有改善。但是千岛湖面积小,水又深自我净化能力突出,而巢湖面积大,水较浅,依靠增加鲢鳙的数量来治理蓝藻水华,效果极为有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