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府志|东屿大排档,东屿那些年的那些事

两宋青礁与海沧,科甲联芳盛清漳。皇明金沙和长江,武肃海氛文治珰。晚清风流看新阳,贩在他乡作故乡。只今人是物非常,一字一句述别肠。东屿村,厦门海沧即将消失的海上村落,曾经风靡全市的“东屿大排档”早已褪去了灯红酒绿,只留下土笋冻、土龙汤和白灼章鱼成就了海沧三宝,而正是这样的一个村落,在还没有人认识她之前,便即将离我们而去,实在可惜。漳州府志|东屿大排档,东屿那些年的那些事
文章插图
因此,仅以此文,让我们回忆点过去,找点东屿的身前事聊以慰藉。“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长屿之名,早已超出其一村一社的范畴,更是在福建各级地方志中崭露头角,若以临近海沧村社比照,大概只有青礁和嵩屿能相媲美。漳州府志|东屿大排档,东屿那些年的那些事
文章插图
换一句话说,长屿之名,在于其地远且险,百姓居之,有险可依,下海可据险寇盗贩东西洋,上岸则吟诗宦游耕读齐家,故而长屿在方志中,便成了家常便饭,屡屡出现:1.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海澄县卷嵩屿、长屿,二屿俱三面临海,居民各数百家2. 崇祯《海澄县志》长屿,三面临海,居民数百家,柯侍御宅焉,嘉靖间筑堡自守,郡人观察谢彬为之记3.康熙《漳州府志》卷之四嵩屿、长屿,二屿俱三面临海,居民各数百家,名之嵩屿者,宋帝昺浮舟于此,适圣诞之辰,群臣构行殿呼嵩故名,今遗址犹存云。4.乾隆《海澄县志》长屿,三面临海,居民数百家,嘉靖间筑堡自守,郡人观察谢彬为之记5.嘉庆《漳州府志》卷之四长屿,在县东北,去嵩屿、濠门甚近,居民数百家,有土堡,今废。6.光绪《漳州府志》卷之四长屿,在县东北,去嵩屿、濠门甚近,居民数百家,有土堡,今废。以上记载,除了明显的“天下文章(志书)一大抄”外,更是体现了历代官家对长屿的进一步认识。漳州府志|东屿大排档,东屿那些年的那些事
文章插图
先是万历初年体现战略地位的居民数百家及三面环海地形,到崇祯年间更新了万历年考中进士的长屿人柯挺及抗倭有功的长屿土堡,这种变化体现了明代人尊古追远的儒家本性和追本溯源的治学态度。然而到了清代,却是另一种风格:康熙朝正值海氛不靖,刻意去除前朝遗迹,而到了盛世的乾隆时,则不再那么注重影响,倒有几分尊重历史的表现,只是对于明代的人物便没那么尊崇了,尽管柯挺是进奉乡贤祠的人物。而综合看来,长屿在历经明清两代后,尽管信息更新不多,但至少给了我们这么几个看点:一,人口颇具,多达数百近千人,已然一大聚落;二,战略地位佳,进可攻退可守;三,文风显著,名人辈出;四,民风彪悍,曾筑堡自守。“赤壁之于长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东屿之于长屿,并无东风之便,为何长屿就成了“东屿”呢?东屿之名,其实不过百余年。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