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中藏银杉|林草科普| 金佛山( 三 )


在生物地理学中,这样的山地因庇护物种度过冰期,也被形象地称为“生物避难所”。在应对目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时,生物避难所可能会扮演保护濒危物种、生物种群及物种多样性的重要角色,因此成为生物地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金佛山地区地层古老,长期以来环境相对稳定,加上纬度较低(不到北纬30°),几乎没有受第四纪冰川的直接侵袭,如“诺亚方舟”般保留了众多古特有种,正是一处生物避难所。金佛山不仅有众多银杉,徜徉山中,银杏、水青树、珙桐、红豆杉和鹅掌楸等古特有种琳琅满目,让人觉得走入了一座植物的“侏罗纪公园”。
银杉所属的松科共有11个现生属、220-250个现生种,是松柏目中现生物种最多的科,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各地。银杉属在松科中的系统地位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在《中国植物志》中,银杉属、云杉属和黄杉属等被置于冷杉亚科中,而松属则是松亚科的独苗。一项发表于2018年的研究梳理了松科11属的演化关系:根据分子生物学证据,松科可分为两大支系,其中一个支系包括松属、银杉属、云杉属、黄杉属和落叶松属5属。其中银杉属和松属的亲缘关系最近,互为姊妹群,异于《中国植物志》中的分类。
金佛山中藏银杉|林草科普| 金佛山
文章插图


于1957年10月8日采自金佛山的“南川银杉”同地模式标本,现藏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南川银杉”曾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后来被并入银杉。(图片来源: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金佛山:首次采集到银杉标本之地
银杉的问世是一个比较曲折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中国植物学家曾发表了分别产自金佛山和广西的两种银杉,后来这两种银杉被合并为一个物种。植物学家杨衔晋首次采集到银杉标本的地方正是金佛山。
1938年,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杨衔晋前往四川南川(现为重庆市南川区)的金佛山考察并采集树种标本。此行采集到的一号松科植物标本(编号Yang3163)颇为特别,形态上虽和黄杉属植物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区别。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当时并未将这一银杉标本发表为新种。后来这号标本被辗转送到北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室里。
金佛山中藏银杉|林草科普| 金佛山
文章插图


2020年11月,金佛山挂牌野生银杉达572株,其中树高1米以上的植株有521株,分属9个群落。(瞿明斌摄)
时间辗转到1955年。这一年,在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钟济新教授的建议下,一支植物考察队成立,前往如今的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采集标本。调查队当年就采集到银杉标本,但缺乏雌雄球花和种子。1956年,雌雄球花和种子的标本也被成功采到。是年夏天,钟济新将这批银杉标本寄给当时在北京的陈焕镛。陈焕镛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可任详尽研究这些银杉标本后,认为这种植物不仅是一个新种,还应该为它在松科下设立一个新属。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