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南东方市俄贤岭 探秘“小桂林”

万年,百万年,千万年,亿万年……常常是人们用来描述喀斯特地貌生长形成所用的时间单位 。从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一眼万年,感受到人类历史的纵深和个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
走进海南东方市俄贤岭 探秘“小桂林”
文章图片

俄贤岭被誉为“东方小桂林”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陈元才 摄
位于海南岛西部的东方市与昌江黎族自治县交界处的俄贤岭,有我国最南部的热带石灰岩集群,有“东方小桂林”之美誉 。这里奇峰林立,洞穴变化万千,拥有着约160平方公里的海南最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 。本次探访的娥娘洞,就藏身于此 。这儿不仅有独特的生物种群,更有难寻的石灰岩溶洞资源 。
娥娘洞:洞中有独特的生物种群
说难寻,是有依据的 。此岭共有山峰9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6座,其中最高峰的海拔超过1200米 。数年前,不少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需要,组队前往,只为一探洞内奥秘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的所长卢刚,便是其中之一 。
走进海南东方市俄贤岭 探秘“小桂林”
文章图片

身在娥娘洞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中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刘婧姝 摄
“溶洞隐藏在山体中,山路崎岖,洞口较小又隐蔽,一般人很难发现 。”卢刚曾多次进入洞内,与科研人员一起进行生物调查 。“在护林员和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仍然在难走的山路中行进了2个多小时,才顺利找到洞口 。”
娥娘洞开发前,洞内还栖息着大量的蝙蝠,当地人称之为蝙蝠洞 。采访人员从当地老一辈的村民口中得知,娥娘洞最初是村民上山打猎避雨时发现的,被发现时洞里的蝙蝠数量极多 。
上世纪60年代,因物资匮乏,为解决家庭温饱,每年4月至5月,村民都会成群结伴,到溶洞里住上3至5天,以猎捕溶洞里的蝙蝠来维持生计 。而后至90年代,当地政府得知溶洞里有蝙蝠,便派农业技术员前去考察,发现溶洞里蝙蝠数量惊人,还有大量的粪便,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为村里农田和果树提供肥料 。
总之,不论何时,这座生态宝库都以不同形式,滋养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 。
对卢刚而言,最吸引他的还是洞中独特的生物种群 。洞穴里,除了蝙蝠,还有马陆、弓背螽、蚰蜒和螃蟹……其中,除螃蟹外,其它都是适应了在洞穴生活的洞穴特化物种 。在这儿,他们还发现了类似于大洋洲“洞穴发光虫”的独特物种,据观察和推测,它们可能是一种双翅目的昆虫,能吐出带黏液的丝线,等待飞虫自投罗网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