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首先要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把语段或篇章的内容有条理地分列成若干要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与文章的主旨结合起来,而后再做题 。对于选择性试题,要注意辨析对句子的不同解释之间的细微差别,常见的干扰法有:用已然偷换未然,用部分代替整体,用一般偷换特殊,把相对说成绝对,把特称说成全称等,或者相反 。
就语言、内容和形式而言,要特别注意那些“形同神异”或“形异神同”的选项 。对于主观性试题,则要注意选用精练而准确的语言对句子进行概括:对于句子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隐含意思,则必须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从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去概括,切忌望文生义 。
具体做法如下:1、从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分析[方法指点]对复杂的语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干,明确陈述的对象,理解其修饰、限制的成分 。要特别注意,定、状、补这些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砘疃??斐傻脑帜选闭饩浠暗睦斫猓?徽?返囊幌钍牵? ),其中,要理解的句子中“灾难”的定语“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就暗示了其原因在于人类的主观性 。同时,对于复句还要注意明确其句间的关系,要善于借助句群关系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中心或重点 。
[方法示例](1999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附第一自然段原文]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 。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运动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
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 。[解题指导]这一自然段中,“假说”后面有两句话,注意首句中“机能”的定语“高度发达”,而后面的长句也正是说明为什么“高度发达”,由此来看,a项理解是正确的;后句中,注意作者所表达的重点应该在转折连词“但是”后面,“但是”后面强调了冬眠的哺乳动物体温调节机制要比非冬眠动物强,人类当然属于非冬眠动物,因此,c项理解也是正确的;d项的考查重点是变换角度,不过,明确句子的语法结构仍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要注意“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的主语在前面,即“冬眠的哺乳动物”,这样分析,再来与d项内容对照,就容易看出此项说的是句子的前提意义,即不论冬眠的哺乳动物还是非冬眠的哺乳动物都能够调节体温,只不过有强有弱,因此,d项理解也是正确的 。
b项的错误则是把状语“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偷换为“在更宽的范围里”,属偷换概念,这也是辨析题中常用的干扰法之一 。2、从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来分析[方法指点]重要的句子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注意它本身的结构(特别是修饰、限制成分)的同时,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如果说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着总结的作用,那么理解、解释它时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分析;如果是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要注意审视上下文段的意思;如果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解释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看,去找相关的信息 。
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寻找答案 。[方法示例](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解题指导]在梳理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之时,应当注意,“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呼应了第一自然段,总结了二、三自然段,所以首先必须注意四个选项是否出自要理解句子的“管辖”范围之内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有条光明大道叫绝路的理解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什么 就业前景怎么样
- 那个高考志愿死挡是什么意思
- 冰心散文诗有哪些
- 2021北京高考专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计划
- 高考书法专业考什么
- 2021北京高考成绩排名查询系统入口
- 全国各地可查 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EMS
- 北京话里一个词洋蝎子怎么理解
- 请问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