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西沙群岛出现一群“野牛”,来历一直不明( 二 )


第四与第五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 尽管第六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 但是渔民带上岛屿养牛 , 为何养大了不杀了拉回去卖牛肉呢 , 还留了这么多在岛上?

02解密:牛粪给出了答案
大家知道 , 一般的小岛上很少有淡水 。 野牛要想在岛上活下来 , 至少要有一个水塘 , 里面要有淡水 。 东岛上正好有一个水深1-2米的大水塘 , 距海岸线100来米 , 是野牛赖以生存的水源 。 即使到了冬季 , 水部都有20-30厘米的积水 。
野牛喜欢在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水塘边饮水 , 水塘周围散落的牛粪见证了它们的活动范围 。 正是这些牛粪 , 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教授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 从而揭示出这些野牛的来源 。
孙教授从水塘里采集的沉积柱 , 得出来大量的科学数据证明:水塘的淤泥有三段式沉积特征 , 最下面的 , 距沉积层顶部96厘米以下是白色的海洋珊瑚砂沉积;距沉积层顶部96-25厘米 , 是褐色含海鸟粪土的珊瑚砂沉积;顶部25厘米 , 是黑色含大量牛粪、海鸟粪的珊瑚砂沉积 。
毫无疑问 , 距沉积层顶部25厘米处的珊瑚砂沉积 , 所代表的时间正是野牛登岛的时间 。 孙教授团队这里保存的种子进行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 , 测得的年龄是距今310-390年 。 孙教授根据这些数据推测 , 野牛登岛的时间大约在1619-1709年之间 。
孙教授又在东岛北侧中部的丛林中发现了一个高约120厘米的鸟粪堆 , 经过仔细研究 , 得知这捕食天然形成的 , 而是人工堆积起来的鸟粪堆 。 在粪堆底部 , 科研人员发现了几根木炭和一些灰烬 , 显然是堆鸟粪之前留下来的 。
通过对木炭进行测年 , 孙教授最后确定其时代也是1619-1709年 , 与牛粪层底部的测年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 因此 , 我们有理由相信 , 野牛正是被这些木炭的使用者带上东岛的 。
历史记载 , 这段时间正是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 。 当时 , 很有可能有一群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携带生产工具、种子以及牛从海上出逃到这里 , 野牛应该就是这样被带入东岛的 。 原来 , 东岛野牛不野 , 它是家牛野化的 , 历史约400年 。

03野化:黄牛回归到自然变野牛
东岛的气候条件好 , 岛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丛林 , 丛林中生长了茂盛的草本植物 , 这些青草是野牛的美味佳肴 , 大量野牛啃食白避霜花树枝嫩叶和原始丛林中的草本植物 , 来满足其营养需要 。 东岛中部的水塘储有天然淡水资源 , 可以供野牛饮用 。 因此 , 这就为野牛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保障 。
但是 , 当家养的黄牛失去了人类的养护 , 重新回归到自然环境中时 , 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作为长期驯化而形成的黄牛 , 在东岛的自然条件下处于原始自由的状态 , 长期生活于海岛的麻枫桐树林中 , 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涉 , 就慢慢就适应了当地炎热气候的特点 , 重新恢复了群居、善于奔跑和逃避人类的野性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