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是指诗家天子王昌龄 。
这个称号,和“诗家天子”一样,是属于特别自负的自封,但是就他留下来的高质量七绝而言,这两个称呼都不过分 。
“天子”就等于“圣人”,说明在写诗的领域已经登峰造极,而“七绝圣手”更是指明了王昌龄最擅长的七绝作品类别中,除了李白、王之涣了了数人,再无敌手 。
一般认为是王昌龄和李白共同完善了七绝的格律、形式、文法,而且王昌龄在这方面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诗仙李白,正是因为二人的倾力打造和推介,在初唐还远远落在五言诗之下的七绝,后来居上,成为盛唐直到今天依然是最流行的近体诗格式 。
王昌龄、王之涣、李白等人,对七绝的开创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七绝的开国功臣 。
在齐梁体之前,绝句一直被认为“体小而俗”,得不到诗人们的正视,是这些诗人让七绝正式走上诗歌的历史舞台 。
王昌龄作为“七绝圣手”,把七绝的题材、用途、境界都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他对七绝的体式、写法、结构、表现手法,也做了大量的尝试,这些手法被后人沿用,并且基本没有超越 。
文章插图
比如四句体现的“起承转合”,这个手法几乎成为七绝的定式 。又比如用否定、疑问、限制等方法作为七绝的结句,也成为七绝能不能写好的一个标准 。
我们看去年yi情期间日本捐赠物质上的名句出处,就能理解这种对七绝的规范好在哪里:
送柴侍御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七阳”部的标准七绝 。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内容衔接,是不是条理清晰的“起承转合”?是不是用问句作结句?
王昌龄之后的诗人们写绝句,基本上都是在诗风上有所区别、追求特点了,在形式、表达上没有太多创新 。
正因为王昌龄对七绝这种重要问题的开创性功绩,所以即使他自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后来者也觉得并不过分,也就逐渐习惯了以此相称 。
好的诗词,走了出去,然后文化回流,打动新一代年轻人,其实是好事 。
不过这么多朋友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才了解到我们自己祖先的名句“明月何曾是两乡”,着实让热爱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人有那么一点悲哀 。
【唐代诗人中七绝圣手是谁 七绝圣手是谁】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悯农的作者是谁写的 悯农的作者是谁
- 唯有牡丹真国色出自谁 唯有牡丹真国色是谁的诗
- 围绕海洋旅行词句 关于去海底旅游的诗
- 冬字诗词句子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诗句是谁写的)
- 故人西辞全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故人是什么意思
- 苏轼称王维是
- 关于母亲的诗
- 蝉古诗诗意
- 中秋节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