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之战,直播为王?( 二 )


2020年 ,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曾发布过一份《2019快手教育生态报告》 , 这份报告带来来一份出人意料的答案 , 报告显示:快手教育类短视频累计生产量高达2亿 , 作品日均播放总量超过了22亿 , 日均点赞量超过6000万;其中 , 教育短视频作者数量超过了99万 , 同比增长超过100%;教育直播日均观看时长≈734年 , 日均观看人数累计高达1亿 , 日均直播评论超过2000万 。
这还是那个以娱乐内容为主的快手吗?其实 , 早在三年前 , 就已经有不少人通过短视频与直播的形式在快手上进行科普 , 比如“圣诞老人”戴伟 。
【知识之战,直播为王?】60岁出头的戴伟 , 是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北京分会创始人及上任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 ,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 , 快手科普代言人 。
戴伟一直在尝试用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进行科普 。镜头里 , 他一身白色大褂 , 戴着护目镜 , 变着各种各样的魔术:山水画、化学萤火虫、神奇棉花糖、可以弹跳的鸡蛋……他在快手拥有700多万粉丝 , 成了粉丝们熟悉的“戴博士” 。很多人由此知道了戴伟 , 并打开了一扇化学的大门 。
戴伟的化学实验被很多人称为“魔法” , 但作为化学博士 , 对他来说讲清楚背后的原理、传播科学的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戴伟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讲解化学方程式 , 即便这些视频不一定能有更多的“流量” 。
令他欣慰的是 , 快手直播给科普提供了更多的公平与高效 ,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观众 , 都可以看到我的实验 。以往我做一次实验 , 最多能让300个学生看 , 但如今一下子可以给几十万人同时在线看 。”
用户对于泛知识内容的需求一直都在 。快手运营总监韩叙在7月13日的“快手新知沙龙”直播中提到 , 从整体数据来看 , 泛娱乐内容增长空间有限 , 但泛知识内容整体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 , “整个泛知识的直播内容的消费效率是整体大盘的2.8倍 , 只要把内容供给做上来 , 这部分内容的增长范畴是非常大的” 。
关于为什么以直播切入泛知识领域 , 韩叙解释道 , 快手的目的是传递知识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直播是更丰富更立体的形式 , “直播的即时性能让观众的疑问得到更直接快捷的解答 , 也让知识类内容创作者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大众的需求 , 进而为其解决更为实际的问题 。”
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中 , 市场对于“直播”的定位早已发生变化 , 它不断作为“内容载体”被强调 , 进而开始逐渐承担人们“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职能 , 开始集体走出“泛娱乐场景” 。
03在泛知识领域的抢夺战中 , 快手正在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
和其他内容平台相比 , 快手上的泛知识内容 , 更加强调“落地”与“实用性”——而直播也让这种知识的传播变得更高效 , 更直接 。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 快手上有一位手语律师唐帅 , 每天会花至少40分钟到一个小时搞直播 , 聋哑人这时候点进直播间 , 使用视频PK的功能就能向其提问 。律师也可以用手语当面给出解答 。
快手上还有一个用户水果医生 , 提及自己为什么要直播是这样说的 , “有很多姐妹不好意思去医院 , 我会听她简单描述一下症状 , 再建议说该去哪些医院 , 去到了该挂什么科 , 不能让我的姐妹被坑 。”他将自己的角色视作“每个人都想在医院有的熟人” , “很多人在医院没有熟人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站出来告诉你 , 上医院你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 去挂哪个科 , 怎么跟医生对话 。”
这是无论图文还是视频都无法做到的针对性知识传递 。
泛知识类创作者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于快手的生态与社区氛围 。海豚智库的分析师李海龙曾告诉字母榜 , 快手作为一个社会的线上缩影 , 主播与用户是半熟人半陌生人关系 , 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 , 基于这种信任下 , 无论是泛知识直播还是直播带货 , 都有了有力基础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