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眺望“非遗特色景区”:传统文化将成为旅行中“活”的部分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其中,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多位专家、业内人士展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建设前景,为如何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打造特色景区建言。
遵循发展规律催生新业态
非遗进景区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一方面是景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非遗在保护传承中有效利用的必然要求,未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在非遗与景区建设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尊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本需要以及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要适时、适地、适度地进行。在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刘爱利看来,首先要理清非遗类别与开发产品及业态的关系。非遗是以非实体形态存在的,因此其在融入景区开发中的产品和业态形式也有较大差别,口头文学、表演艺术乃至仪式节庆等类别,更适合以旅游演艺、舞台展演、大型节事等方式呈现,而传统手工艺等技艺类非遗则更适合通过文创产品开发、体验作坊等方式呈现。为不同类别的非遗寻找其与景区最恰切的融合方式,是非遗与景区融合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要注意非遗的地方化呈现。由于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作用,很多类型的非遗并非只为某个地区特有,此种情况下,非遗景区化开发尤其要注意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关联。不然,容易出现主题泛化和吸引力缺失的后果。”刘爱利提出,要注意非遗呈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需要前期进行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非遗产品。非遗的景区化融入还需要强化非遗的文化价值宣传及科普教育功能、包括传承人在内的多主体非遗传承与保护体系,并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保障。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副教授王学峰则表示,让非遗在新时代更好地回归生活,需要在创造性转化之后进行创新性发展,在保护、展现非遗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新的文化印记,从优化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的“表”中深入探索感受文化本源、引导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里”。这不是单纯地在旅游景区(点)、节庆活动中增加非遗项目展演,也不是简单地在旅游纪念品与文创产品研发和销售中增加非遗元素,而是要深度挖掘各类旅游休闲空间的非遗资源,充分发挥非遗作为独特旅游吸引物的功能,通过非遗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催生新的旅游业态和体验项目。另外,通过配套旅游接待功能、增加旅游服务等,将非遗的资源形态转化为游客可感受、可体验的旅游产品,并不断创造和拓宽新的消费场景,要减少简单的符号化文化消费,要更多地向市场传递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