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娱经济|罗甸八达村:村民历经三次蜕变 借“钓娱经济”迈步小康

秋来湖畔景色好,正是鱼肥垂钓时。
近日,笔者走进茂井镇八达村码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悠悠的开阔湖面,微风袭来,波光粼粼。码头道路两旁,一辆辆小车有序停放,持续的高温也抵挡不住来自省内各地钓友们的激情。钓友们此刻正分散在沿岸周边的各个钓鱼棚里,抛竿垂钓,尽情享受这休闲时光。
“儿子,上鱼了!快来拉鱼,快来!”钓鱼棚里顾不上午休的钓友周超正在指导儿子钓鱼,休闲垂钓上演“父子档”。
2006年龙滩水电站建成蓄水,茂井镇八达村成为库区移民。400多户寨子分散搬迁到各个地方,一些割舍不下这片土地的村民选择了留下来,170余户人家过起了“靠水吃水”的渔民生活。水位上升后,看着一片片开阔的水域,部分搬迁到县城居住的村民也选择返乡发展水上渔业经济,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发展钓鱼棚、生态鱼养殖等,很多村民转身变成了渔民,八达村水域因此热闹了起来。
“这里环境好,鱼也容易上钩,能充分体验到钓鱼的真正乐趣,以后我会介绍更多的钓友来。”周超来自省内都匀的钓鱼爱好者,多年来,他每逢空闲时间都会带着家人和朋友来罗甸钓鱼,在罗甸钓鱼已经有8年了,以前都是在红水河、八总等地钓,今年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来到八达村后,就一直在这里钓。
“最高峰时候,村民养鱼大户50余户,外地养鱼企业3家,带动本地村民参与养殖、上下鱼料、搬运装车等务工100余人。”八达村村支书王邦在一边介绍一边感慨。
2017年,为响应罗甸县委县政府保护水域资源的号召,八达村积极配合拆除了水域内的全部养殖网箱,只留下钓鱼棚继续发展,并进行升级改造。
钓娱经济|罗甸八达村:村民历经三次蜕变 借“钓娱经济”迈步小康
文章插图

“庭院式”钓鱼棚。
如今,宽阔的湖面早已不见养殖网箱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沿岸一个个错落有致的钓鱼棚,成为八达湖湾一道亮丽的风景。
目前,八达片区水域经营钓鱼棚的农户有32户,共有190个钓鱼棚,户均鱼棚收入3万元以上。
八达村位于茂井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38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布依族占总人口的98%。全村共有人口173户630人,全村总面积12.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65亩,水域面积4000余亩。
“我这个是茂井镇第一家庭院式钓鱼棚,由12个钓鱼棚组成,每天最高可接待40余人,一年下来约接待2000余人次,纯收入近20万元。”村民岑运贤一边介绍一边算起了增收账,他是八达村库区水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首批渔业产业受益者之一,网箱养殖拆除后,他靠升级改造钓鱼棚,留住了这一份“水上产业”。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