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离世,不用手机,在深山养驯鹿( 二 )


几千年来 , 鄂温克人都遵循着这种古老的游牧规则 , 当驯鹿吃完这里的苔藓 , 他们就会收起撮罗子(帐篷) , 找到下一处安居之所 。
玛利亚·索是家里唯一的女娃 , 没上过学 。 16岁时 , 她嫁给了比她大12岁的丈夫拉吉米 , 当时拉吉米拥有部落里最多的驯鹿 。

玛利亚·索和丈夫拉吉米
那一年 , 部落里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 。
她的大哥把猎民召集到一块 , 在树林里干掉了23个鬼子 , 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大兴安岭 。 鄂温克人骁勇善战的名号就是那时传开的 。
玛利亚·索同样身手了得 , 年轻时跑步飞快 , 是村里公认的抓鹿高手 , 她枪法精准 , 到了六十岁还能一枪打下天上的飞鸟 。
“四十多岁时 , 是我鹿最多的时候 , 眼睛能看到的范围里都是鹿 , 我跟小鹿赛跑 , 最后把它们撵回来 。 每当下多多的小鹿羔时 , 就是我觉得最幸福的时候了 。 ”
02
“没她 , 部落早就散了”
“鄂温克”的本意 , 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 。 公元前2000年 , 他们的祖先在贝加尔湖沿岸生活 。 到了现在 , 族人从俄罗斯、蒙古分布到中国的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
玛利亚·索的名字就是俄语名和鄂温克姓氏的结合 。 300多年前 , 这支部落从西伯利亚迁入大兴安岭 , 建立了鄂温克驯鹿村 , 世代靠狩猎和驯鹿为生 。

他们与驯鹿是共生的关系 。 驯鹿温顺 , 能驮着自己的所有家当迁徙 , 也能载人 , 脱落的鹿角卖钱做工艺品 , 鹿奶好喝 , 也能揉进面团做成易保存的鄂温克列巴 , 上山打猎必备 。
玛利亚·索回忆说 , 过去的人从来不杀驯鹿 , 也不吃 , 就算死了或者被野兽祸害了也不吃 。 那时猎物多 , 想吃什么就去打 。 驯鹿死了都是风葬 , 舍不得让它烂了 。
到了后来 , 有的族人开始吃鹿肉了 , 但是玛利亚·索却想都不敢想 , “自家养的东西 , 怎么能舍得吃呢?”
丈夫去世后 , 玛利亚·索独自扛起了家族的重担 , 200多位族人都非常敬重她 。
她对酒深恶痛绝 , 丈夫生前就嗜酒如命 , 自己的五个孩子里 , 有两个是喝酒喝死的 。 鄂温克人一喝酒就打架 , 出过不少乱子 。

外界称她为酋长 , “中国最后一个女酋长” 。 事实上 , 这些部落的酋长制度在1761年就被沙俄废除了 , 玛利亚·索更准确的身份应该是“族长” , 但在族人心目中 , 她就是酋长 。
“如果不是因为她 , 这个部落早就散了 。 ”
2003年 , 玛利亚·索的部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 , 在当地政府主导下 , 他们进行了一次大迁徙 , 从深林的猎民点迁出 , 来到了百多公里外的根河市郊 。
大部分族人住进了北欧风情的现代化小楼 , 但玛利亚·索却无法接受这样的新生活 , 拒绝在协议上按手印 , 留在了阿龙山深处的猎民点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