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王下乡跃升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74岁的林亚公过去这一年在乡里见到的人,比过去几十年加起来还要多 。
“这里一穷二白、山高路远,谁愿意来?”林亚公所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曾是海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 。曾经,年轻人在外不敢说自己是王下人,许多老人甚至一辈子也没走出过深山 。
然而从去年“五一”假期至今,这座毗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偏远黎寨,却累计涌入游客约10万人,一跃成为我省人气最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 。
蜕变何以发生?在王下人看来,答案就藏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这句话里 。
昌江王下乡跃升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文章图片

王下乡洪水村新貌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陈元才 摄
【昌江王下乡跃升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重新认识“家底”
抛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成最佳切入点
地处霸王岭腹地的王下乡,曾是海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 。
穷到什么程度?“一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村民还穿着树皮衣,采松脂做火把照明 。”家住王下乡大炎村的林亚公还记得,为了填饱肚子,村里家家户户都会上山打猎,砍树种山兰稻,但吃不饱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
这种吃穿用度几乎全仰赖大山供给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当地生态带来的影响很快显现 。到2006年,王下乡森林覆盖率仅55% 。
靠山吃山,越吃越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双“失守”,让王下人痛定思痛,开始谋求新出路 。
2007年,王下乡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山林防护网格化管理,逐步踩住生态破坏的“刹车” 。
这一年,林亚公领到396元的生态补偿金,约占王下乡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不光是生态补偿,政府还通过技术引进和资金扶持等办法,动员我们发展橡胶、槟榔、沉香、花梨这些特色产业 。”林亚公说,自从生活有了保障,乡亲们开始丢弃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全民守林、全民护林也渐渐成了一种自觉行动 。
2018年底,王下乡获评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到2019年底,王下乡实现全乡脱贫,当地森林覆盖率也提高至98% 。
昌江王下乡跃升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文章图片

王下乡洪水村旁的百亩良田 。陈祥勇 摄
“生态与经济双双‘增值’,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可转化、可并存、可促进 。”在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时任昌江县委书记的黄金城看来,既然路子选对了,就不光要坚持走下去,还要把路越走越宽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