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在主体方面,转让人须为无权处分人,受让人为有民事行为能力人 。只有当转让人无权处分该物时,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会受到侵害,才会存在牺牲原物权人的利益而保护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适用善意取得的必要 。受让人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第三人的行为有效;
2、客体:在客体方面,我国规定善意取得的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动产以交付为其公示原则,不动产以登记为其公示原则;
3、主观方面:就主观方面来说,受让人应当“善意” 。所谓“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为人在为某种民事行为时不知存在某种足以影响该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种心理状态;
4、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善意取得必须依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存在,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 。受让人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而受让人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支付合理对价”的法律行为 。善意取得既可以适用于动产,也可以适用于不动产,但法律规定禁止流通动产或者不动产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成语雅什么高什么
- 申论的学习对考研政治有用吗
- 出行类词句
- 在天津有红米的售后维修点么
- 黄河文化有哪几个文化
- 描写决策正确的词句 形容决策的词语有哪些
- 实用琼脂是什么 琼脂是什么东西有毒吗
- 气压的单位有哪几种
- 表示歉意的话有哪些
- 5000米高空有蝴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