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美酱园|山东临清市发现全国最大粮仓遗址,号称“天下第一仓”!
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据说,临清的贡砖曾经建起了一座北京城。最近,被称为“临清公馆街老头”的刘英顺研究发现,临清曾经在明朝建有全国最大的粮仓,并且还发现了粮仓的遗迹。规模:粮仓占临清古城的四分之一“临清公馆街老头”刘英顺是一位企业职工,可他痴迷临清地方文化,说起临清历史文化,他可谓是一位专家。刘英顺说,古代的临清城有砖城,砖城外还有土城。临清砖城有四个城门,西门叫广积门。这个城门之所以叫广积门,就是因为紧挨着西城门的就是古代粮仓广积仓。
文章插图
“先有临清仓,后有临清城”,刘英顺介绍说,元代开通会通河之后,一些手工艺商业街巷就在会通河两岸慢慢形成了,这里虽然当时还不能称为城市,但应该算是繁华的集中地了。后来,在这里建成了粮仓,再后来,这里开始用青砖建造了城墙,将粮仓围在了城里。据《明史》记载:“宣德中增造临清仓,容三百万石”。确切地说,砖城里的临清仓始建于宣德四年,当时全国的漕粮定额为400万石,而临清粮仓所存储的粮食占了四分之三。据《临清直隶州志》卷之三,仓庾370页记载:“田赋所入起运者曰漕粮,存留备荒者曰常平,皆有仓廒,旧三仓,一曰广积仓,俗称大仓,在广积门内西北隅”。刘英顺说,《明史》中说的临清仓实际上由三个粮仓组成,分别是广积仓、临清仓和常盈仓。粮仓位于砖城西北角,占据整个城市的四分之一。地位:始建于明朝,时称“天下第一仓”临清粮仓到底有多大规模?刘英顺说,当时通过运河漕运的粮食有400万石,临清粮仓储存的粮食占了四分之三,也就是300万石。对于明代临清粮仓,民国时期的《临清县志》里有这样的记载:“砖城内仓廒有三,一曰广积仓,俗称大仓,在广积门内;一曰常盈,俗称小仓,廒二连,计百间;一曰临清,廒八十一连,连十间,均附于大仓,西北隅储谷二十万石有奇。”
文章插图
不仅有粮仓,还有专门管理机构。“户部督储分司设于明永乐年间政府岁出主事一人督理仓务,仓二,曰广积、曰临清。岁额河南山东诸府米本折旧贮常百万,又仓一曰常盈,额济南诸府麦米五万石有奇,为临清卫任城卫奉旗军孤老粮仓,旧属州。景泰间,军横不可制,因改隶焉,三仓大使三人,副使二人。皇清因之,兼理鼓铸,康熙四年,改隶府通判,八年归并于榷税分司。宣德间1人,正统间5人,景泰间5人,天顺间7人,成化间22人,弘治间19人,正德间16人,嘉靖以后90人,清顺治间17人,康熙间1人后裁并。”由此,可以看出临清仓在明清封建政府财政体系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事实上,明代为征收贡粮,在京杭大运河沿线设立的四大仓储转运站。一是位于今江苏淮安的丰济仓;二是位于今江苏徐州的广运仓;三是位于今山东德州的德州仓;四是临清的临清仓。虽然有四大粮仓,但临清仓规模最大,当时,位于临清的临清闸和会通闸启闭时,一些漕运船只就把粮食卸下,储存在临清仓。通过卫运河漕运过来的河南地区的粮食,通过会通河漕运来的江浙一代的粮食大都储存在临清粮仓,以备京城调用。这些粮食主要有谷类、大米和麦子。临清粮仓明朝宣德至永乐年间,粮仓达到鼎盛,时称“天下第一仓”。变迁:两次农民起义,粮仓被火烧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伦遂利用清水教谶言,组织教徒起义,王伦率领教徒,头裹白巾,手持大刀、长枪,攻入寿张县城,后攻破阳谷,又据堂邑。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假古镇|山东又一座“假古镇”走红,投资6000万建成,门票仅需40元
- 青海|山东一宝藏景区,山脊5公里,海拔474.9米,遍山青翠,还藏着古寺
- 山东省|出走三亚的“东北候鸟”,并没有直接返乡,目的地是广东一小城
- 文化|山东: 做活“非遗+” 保护文化生态
- 好客|万里江山图|好客山东美如画
- 邹平|山东邹平:雪后披白纱
- 风景区|山东邹平:雪后披白纱
- 底蕴|万里江山图|好客山东美如画
- 台儿庄|山东最容易被忽视的5A古城,投资72亿占地3000亩,为中国最大古城
- 实验幼儿园|山东烟台:多彩民俗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