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青未了|喀喇昆仑千里边防线( 二 )


第二天清晨我们继续前行,又翻过麻扎达坂,再行驶约2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国道219线306公里处的有“坂旋,九十九道弯”之称的柯克阿特达坂,人称黑卡字达坂,这里的海拔高达4909米,我们高山反应加重。
就这样,我们从叶城零公里出发,用了三天的时间,行程369公里,历经千山万水,一路上穿越茫茫戈壁攀山越岭,翻越了三个达坂,终于在第三天傍晚到达三十里营房。
三十里营房,这里海拔3600米,为新藏线(219国道)上重要的国防军事要塞。
我们在这里休整了一天。第二天,我们分别找自己在三十里营房值守的战友会面。我找到已有2年多未见面的同年兵,他是通讯营的报务员,相见那种亲热劲是在内地人无法感受到的。战友拿出山下部队吃不到的各种水果罐头招待我,晚饭在这里还吃上了虾仁面条。
自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后,全国四面八方支援这里,让边防战士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于昆仑山一年有半年的冬季,一年中只有夏天几个月可以补充供养。所以这里常年吃不上新鲜蔬菜,水果、蔬菜罐头是家常饭,吃的是桶装鸡蛋液等,做饭需用高压锅。
三十里营房除了部队在这里在驻扎,还有部队医院派出的医务站的女兵,能看到的都是清一色军人,营房的不远处有一条奔腾不息大河,河边是一排排柳树,是千里边防线上最美丽的地方,女兵则是三十里营房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晚上住在兵站的客房里,睡觉被子不敢拉到胸口,总觉得喘不过气来,3660米的海拔,高山反应让我夜不能寐,整夜反复的碾转侧身。战友说这里的海拔还算是低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出去活动,此时守防的连队战士已出早操,在这高海拔的地方,战友们的口号仍然叫的是那么的响亮。
上午,我们还专门看了连队的正常训练,这些守防的战友已适应了这里的海拔和气候,尤其是少数民族战友更是厉害,不能不让人敬佩。据说,藏族战友下山休整后,还会发生低山反应。看来是真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啊。当地的少数民族战友没有高山反应,但内地省份的战友都会有一个适应期。
昆仑山千里边防线上几乎见不到人烟,冬季气温达零下40℃,氧气含量只有内陆地区的44%。环境之恶劣,条件之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有志青年一批接一批地无怨无悔地来到边陲,为祖国的安宁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我特别敬佩这些守边防的战友。
我们执行完任务后,又去了康西瓦挖盐用来腌制咸菜。并祭扫了长眠在中印自卫反击战牺牲的先烈。
这是被人们称之为离天堂最近的灵堂--康西瓦烈士陵园,是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的 83名战士安葬在此地。他们在这里永远的化作了共和国西部边关的巍巍山脉。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