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
(一)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质量升级 。
1.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 。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加大集成电路、工业控制等自主软硬件产品和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推广力度,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
2.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 。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技术,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对传统制造业全面进行绿色改造,由粗放型制造向集约型制造转变 。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水平 。发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核电、高铁、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和产品 。
3.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 。以实现种业自主为核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人多地少水缺的瓶颈约束,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系统加强动植物育种和高端农业装备研发,大面积推广粮食丰产、中低产田改造等技术,深入开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肥料等技术研发,开发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推广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低成本技术和模式,发展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安全溯源技术,建设安全环境、清洁生产、生态储运全覆盖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 。推动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向全链条增值和品牌化发展转型 。
4.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低碳转型 。突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瓶颈,开发深海深地等复杂条件下的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技术,开展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综合技术示范 。加快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攻克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关键技术 。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加快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发应用 。
5.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采用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和产业化路径,发展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产业 。建立大气重污染天气预警分析技术体系,发展高精度监控预测技术 。建立现代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开展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立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 。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与环境应急技术研发应用,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
6.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培育海洋经济和空间经济 。开发海洋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适用技术,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构建立体同步的海洋观测体系,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蓝色经济发展 。大力提升空间进入、利用的技术能力,完善空间基础设施,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和位置服务等技术开发应用,完善卫星应用创新链和产业链 。
7.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依靠新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进程,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发展交通、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 。加强重大灾害、公共安全等应急避险领域重大技术和产品攻关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我国劳动节从哪年开始的 2021年五一有几天假
- 我国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跨国公司?
- 我国一二三线城市外卖消费者渗透率达96.31%,这意味着什么?
- 二手车交易流程是什么
- 什么动物属于我国的一级国宝
- 除号是什么 除号的意思是什么
- 泸沽湖|我国这4处地方,风景如画禁止外国人进入,想花钱进去都没有
- 世界十大洞穴 鹿洞至今还有没找到尽头,最后一个在我国
- 孔子是我国古代什么家学派创始人
- 通过你对航空航天技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未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途径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