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孟子为什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近日,再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又有了新的感受 。
这篇短文的原文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文章插图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篇短文不足二百字,却说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那就是: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堕落 。
我们把它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
文章插图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
文章插图
这篇短文给笔者的新的感受是:
一是孟子作为儒学大咖,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高论,但不是阔谈 。这个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经过近千年的实践证明,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
二是说古往今来,所有成大事者,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只有在命运的挫折,身心的磨难中成长起来,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这也是人的求生法则 。
文章插图
三是人生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改,一条道走到黑,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知错能改,才能不断前进 。
所以这个道理也应证了孟子的理论,那就是: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堕落!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
- 硅藻泥十大知名品牌,蓝海豚上榜,第七诞生于英国
- 孔子详细资料
- 关于毛主席说过的话
- 我国暴雨主要发生于哪些地区
- 商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 关于读书的名言著名作家歌德说过
- 有人听说过多吃生蚝能壮阳吗?今天我们一起揭开答案
- eniac诞生于 eniac诞生于哪一年
- 孟子的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