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古词句解释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和注释

1.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和注释《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
②尽:没有了 。③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
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④厌:满足 。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①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
②湖光:湖面的的光芒 。③两:指湖光和秋月 。
④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⑤潭面:指湖面 。
⑥相:相互 。⑦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⑧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 。
⑨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⑩遥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 。
译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无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
那月光下洞庭湖苍翠欲滴的江山,从远处看,就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忆江南:词牌名 。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注释 ①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②川:山原,平地,河流 。
③子规:杜鹃鸟 。④才:刚刚 。
⑤山原:山陵和原野 。⑥蚕桑:种桑养蚕 。
⑦了:料理完 。⑧如:好像 。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乡下的四月人人都在忙碌,养完了蚕,又开始种地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杂兴:各种兴致 。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
⑥傍:靠近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
2.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词三首的解释《乡村四月》
绿油油的青草遍布山原,天空倒映在水田里满川亮白 。
杜鹃啼唱,细雨像轻烟 。
四月的乡村里,没有什么闲人 。
刚刚才采完桑叶,又要插秧国 。
《四时田园杂兴》
白天出去耕田晚上在家织麻布 。
乡村里的男男女各自经营的家计 。
小孩子们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在桑树旁边学着种瓜 。
《渔歌子》
西塞山前面白鹭在飞,
溪边桃花盛开,溪里的鳜鱼肥大 。
头戴着青色的斗笠,身坡着绿色的蓑衣 。
斜风细雨也不须要回去 。
3.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和词的区别的解释词和古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字数 。”
古诗“一般有固定句数,每一句有固定字数 。依照这种原则大体可分为:古体诗(句数一半远超过8句),律诗(一般有8句),绝句(一般有4句) 。
“词”又称为“长短句”,最初是和吟唱的曲调共同出现的,后来在流传中,曲调渐渐失传 。词根据所属词牌是有固定格式的(有固定句数,字数),偶尔有增,减字之说 。
词和古诗 都是古人用以表达理想抱负,传达心绪情感,描写景物,记述过程 。。的文体 。
一般认为:诗 的出现,早于最早文字记录它的《诗经》 。律诗,绝句早于隋唐 。词的出现早于五代十国 。
4.四年级语文的古诗要解释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 。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 。”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