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描绘红色“乡愁”助推森林旅游 十八号林场打造“乡愁记忆”主题花园林场

东北网8月18日讯走进十八号林场 , 映入眼帘的是“花园林场欢迎您”七个彩色大字 , 仿佛林区导游已经开启了麦克风 。 蓝天白云下 , 场区内沿路70多幅墙画 , 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林区历史画卷 , 呈现出几代林场职工从开山采伐到封山育林的红色乡愁记忆 , 3000名林草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洒在了生态鹤岗的大地上 。 十八号林场“乡愁记忆”主题花园林场建设初见成效 , 助推鹤岗市森林旅游 。
十八号林场是通往金顶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必经之路 , 林场党支部按照市林草局党委部署 , 立足金顶山景区旅游发展大局 , 将改造场区老旧面貌、改善职工居住环境和改观林区旅游印象有机结合 , 克服资金、时间、资源都很紧张的困难 , 借助市林草局特聘美术家的东风 , 乘势而上 , 把金顶山的“入山门”十八号林场建设成一个具有浓郁乡愁记忆主题的花园林场 。
十八号林场党支部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 , 把“永远跟党走 , 建功新时代”作为主线 , 通过邀请专家调研、组织职工座谈、走访林区居民等方式 , 确定了以“乡愁记忆”为主题 , 建设花园林场的工作目标 。 抢在金顶山7月开园之前 , 从今年3月开始 , 林场干部职工总动员 , 对林场域内全长22公里的破损水泥路面铺垫砂石 , 进行整修 , 打通出行障碍;对家属区21万平方米内的绿化带 , 逐一修枝、割冠;对金顶山景区游道的垃圾回收处理;对近6万多平方米的老房废弃建筑垃圾和荒地逐片清理 。 在林场党员的带领下 , “大开荒”战役持续两个多月 , 全场义务献工3500余个 , 清理各类垃圾400余车 , 为春季种植树木和花卉抢出了宝贵时间 。
【建设|描绘红色“乡愁”助推森林旅游 十八号林场打造“乡愁记忆”主题花园林场】林区的底色是绿色 , 十八号林场对建设新林场进行了科学规划 。 进入场部办公区就是一幅十八号林场“乡愁记忆”花园林场规划图 。 由于大部分林场职工通过棚户区改造搬进市区居住 , 林场的老平房都闲置下来 , 在市林草局党委的支持下 , 林场将一些倒腐木加工后 , 为现存109户院落共计1600多延米的院墙 , 换上统一颜色的原木板杖 。 将家属区通往金顶山地质公园公路两侧的17栋主街房屋墙面全部粉刷 , 预留出黄白相间的墙画画框 。 运来1万多立方米的黑土将公路路肩和家属区小路覆盖 , 并种植上观赏花卉 , 为下一步旅游养老、避暑民宿、画家写生、摄影家采风打下基础 。 一个具有鲜明“乡愁记忆”特色的新林场粗具规模 。
打造森林文化窗口展示新面貌 。 场部周边2.8万多平方米空地全部种植了百日菊、翠菊、太阳花、虞美人等10多种四季花卉 。 漫步在场区街道上 , 绿荫中的一户户庭院都是整齐划一的崭新原木板杖 , 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海 。 7日开始 , 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于照民带领市林草局特聘的12名知名画家来到林场 , 开始为期3天的“乡愁记忆”墙画创作 。 创作共分传统文化、东北文化、林区生产生活文化、年俗文化和儿时记忆五个板块 , 围绕林区职工的工作、生活和环境 , 用栩栩如生的画面再现林区的乡愁记忆 。 3天的创作中 , 艺术家们顶着烈日 , 面对墙画工具不足、颜料着色困难、场景素材不够等诸多难题 , 群策群力 , 精心构思每一幅画面 , 林场的职工和居民纷纷围观 , 感动万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