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于谦简介 明代诗人

明景泰八年(1457)的正月二十三日,一位昔日的重臣被押送崇文门外,黑压压的云覆盖整个天空,阴翳灰暗,没有一丝晴朗的日光 。百姓们纷纷恸哭,眼睁睁看着一位曾竭尽全力保卫江山社稷的人被驱赶向不归路 。于谦,这位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

于谦,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于谦简介 明代诗人

文章插图


于谦是大明朝的一代名臣,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鞠躬尽瘁,可能大明朝早早就在土木堡之变后一蹶不振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忠臣贤臣,最后是被冤死,而且斩首示众,这何其辛酸!为什么于谦能成力挽狂澜之人,又为什么会被冤杀呢?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诗人,文学家,明朝名臣,伟大的民族英雄 。明朝时的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士,也就是今天浙江杭州上城区人 。《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他与岳飞、张煌言二人并称为"西湖三杰" 。他重名节,轻名利;重社稷,轻君王,一颗赤胆忠心,刚直不阿,是百代楷模 。
于谦,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于谦简介 明代诗人

文章插图


于谦少年时期就已显出不凡 。他十分勤奋,刻苦读书,而且志存高远 。他最仰慕的是文天祥,而且几十年来一直置文天祥像在座位之侧,从未更改 。
在他七岁时,有位僧人看了他的面相,十分惊异,说他将来是要挽救江山社稷的人 。八岁时,他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玩耍 。隔壁领居家的老人看他十分可爱有趣,于是出言调笑:"红孩儿,骑黑马游街 。"小于谦却没有露怯,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 。"下联不仅工整,而且还表现出了他的鸿鹄之志,气势非常 。
于谦,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于谦简介 明代诗人

文章插图


天资聪颖加上勤奋有家,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年轻而又意气风发的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正式走入大明官场 。
过了五年,也就是宣德元年(1426),当时圣上明宣宗的叔叔,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于谦也跟随出征 。
此时的于谦被任命为御史,朱高煦败北投降后,宣宗让于谦细数朱高煦的罪行 。于谦义正言辞,气势凛然,《明史》记载 "口数其罪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朱高煦,这位不可一世的汉王,在于谦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竟然是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甚至于口呼罪该万死 。要知道以往在皇帝面前,朱高煦都从来没有这样过 。于是宣宗大悦,立刻下令派于谦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起 。
于谦,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于谦简介 明代诗人

文章插图


以上,于谦的一生都还算得上顺利,但是也并没有什么惊世的丰功伟业,真正能够彪炳千秋的功业,是在土木堡之变后,同样,这也是于谦悲剧的源头 。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怂恿年轻的英宗亲征,这当然不妥,于谦和当时的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但是年轻气盛的英宗却根本不听,执意亲征 。于是邝埜跟随明英宗一同出征,去管理军队,于谦则被留在了京师主持兵部的工作 。
果然,这次极其不明智的亲征出了大问题,在土木堡,明朝的精锐几乎全军覆没,皇帝英宗也被俘虏,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这个消息传回,朝廷大震,慌了手脚 。此时留在京师监国的郕王,立刻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 。
徐有贞站出来,说星象有变,迁都南京 。很明显,就是看瓦剌强大,想要避开,但是于谦怎么可能同意 。他站出来呵斥"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这一言得到了朝中众多大臣的支持,也同样被孙太后欣赏,于是于谦就成了朝堂上的主心骨 。
于谦,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于谦简介 明代诗人

文章插图
【于谦,一身浩然正气的社稷栋梁,生生冤死在拼命守护的城里 于谦简介 明代诗人】

于谦首先请郕王从外省调兵,当时明朝的精英几乎全折在了土木堡,于谦就立刻编排这些新来顺天府的军队,悉心筹划,让本来惶惶的民心稍微安定了下来 。
之后他请求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再三推辞,认为真正的皇帝英宗还在瓦剌手里,自己不能够钻这个空子取而代之 。但是于谦却很正直也很明确的表示,此举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而不是为了您或我任何一个个人考虑 。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且如果您不即位,瓦剌用他们俘虏了的圣上威胁,我们岂不是毫无办法?投鼠忌器,这样怎么能于江山有利呢?郕王被说服,九月,郕王即帝位,是为代宗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