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技术--灌钢( 二 )


    我们不难发现 , 明代灌钢的冶炼方法已跟宋代大不相同:人们不再用泥封炉 , 而改用涂泥的草鞋遮盖;不把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 , 而把生铁片覆盖在捆紧的熟铁片上 。这两种方法的改进是具有很大进步性的 。正如杨宽先生在《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一书中所分析的那样:“他们不用泥封而用涂泥草鞋来遮盖 , 一方面是使炼钢炉依然能够从空气中得到氧 , 使生铁在还原气氛下熔化;一方面是使大部分火焰反射人炉内 , 以提高冶炼温度 。他们把熟铁打成薄片后夹紧捆住 , 无非使生铁的铁液能够准到若干熟铁薄片的夹缝中 , 增加生铁和熟铁的接触面 , 使熟铁易于吸收生铁的铁液 , 能够使碳分均匀地渗入 。”
    明代 , 除了宋应星所记述的这一改进的灌钢技术外 , 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灌钢冶炼方法 , 这就是“苏钢”冶炼法 。“苏钢”是灌钢发展的高级阶段 , 灌钢的优点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
    相传 , “苏钢”是由江苏人发明的 , 所以称为“苏钢” 。它的冶炼方法 , 明朝的唐顺之 , 在他所著的《武编?前编?铁》中有简略的记载 , 他说:“以生铁与熟铁并铸 , 待其极熟 , 生铁欲流 , 则以生铁于熟铁上 , 擦而入之 。”也就是说 , 把生铁与熟铁放在一块冶炼 , 等到生铁熔化 , 铁汁欲流时 , 则将生铁水擦入熟铁中 , 灌钢就炼成了 。
    “苏铁”冶炼法创造出来以后 , 曾在明末、清代盛行一时 , 直到近现代 , 还有冶炼家用这种方法炼钢 , 但方法又大大地进了一步 。它的具体操作要点是:
    炼钢时 , 先把没有经过锻打的熟铁(料铁)放到炉内 , 鼓风加热 。两分钟后 , 用火钳钳住生铁的一端斜放在炉口内 , 继续鼓风 , 使炉内温度不断升高 。当炉温升到1300℃左右的时候 , 斜搁在炉口内的生铁的一端开始熔化 , 开始不断地滴铁水 , 这时 , 炼钢工人便用大铁钳钳住生铁在炉外的一端 , 左右移动 , 使铁水均匀地淋到熟铁上 。同时 , 不停地翻动熟铁 , 使熟铁各部分都能均匀地吸收铁水 。淋完两次后 , 便把熟铁夹到铁砧上锻打 。去除杂质 , 就得到了需要的钢坯 , 俗称“钢团” 。
    以上我们介绍了“灌钢”的不同操作工艺 , 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 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正是由于他们的发明创造 , 使我国古代的炼钢技术自立于世界之林 , 为我们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