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旅游最应去的四个地方


端午节旅游最应去的四个地方

文章插图
端午节旅游最应去的四个地方
导语: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由湖北、湖南、江苏三省四地共同申报,共包括4部分内容,分别是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所以讲端午节小长假外出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应该是苏州、秭归、汨罗和黄石 。
屈原故里---秭归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 。西汉置秭归县 。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 。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乡人民具有浓厚的端午情结,秭归端午民俗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和表现形式 。在秭归,端午节又叫端阳 。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一个端午三次过,主要为纪念生于秭归乐平里的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 。
在秭归过端午,粽子、粑粑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当地人在制作粽子时,还特意在粽子内放一红枣,并编唱着一首别致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煎熬",以此来纪念含冤负屈而死的屈原 。在高山不产糯米的地方,就用刚收割的麦子磨出的麦面蒸出又大又软的粑粑,以此来取代粽子 。
屈乡人将雄黄研磨成粉末倒入酒中,制成雄黄酒,这就成了端午期间特制的酒水 。除了饮用一部分外,还要在小孩额前耳后涂上一些,以此来防止蚊虫叮咬 。
秭归人过端午,还会制作一些小饰品 。将艾蒿、雄黄、陈大蒜梗、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种中药材装入事先做好的小布袋中,以五彩线缠绕,这就成了一个小巧漂亮的香包 。佩戴在胸前,不仅用作装饰,还可以驱邪防病 。
端午节当天清晨,露水未干时,人们会上山采割艾蒿,回家用彩带扎上,悬挂在大门两旁,用来辟邪祛风 。采来的艾蒿除了当天应节外,一年中,不论何时有什么痛痒时,随时可摘取几枝配以大蒜梗,用水煎煮,洗擦患处或泡脚,可以止痒祛风消炎 。
在秭归民间,出嫁的女儿都要在这一天回到娘家,与娘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不仅女儿要回娘家,老人和小孩都有属于他们的活动 。
老人颈带艾叶花环,惬意的坐在飘着艾香的水盆前,儿子或媳妇儿蹲在老人面前,一边慢慢地往老人的脚背上撩水,一边拿艾叶在老人的脚上轻轻地按摩 。端午节为老人泡脚,这在屈原故里是孝敬老人的一种形式 。
末端午夜,家人团聚,亲友云集,同时喜庆夏收,由一家或数家做东,邀请乡亲邻里自娱自乐,跳当地的建东花鼓戏,唱山歌,吹打乐合奏,往往通宵达旦 。至此,端午节过完 。
【端午节旅游最应去的四个地方】秭归端午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中国端午礼俗的活态见证之一,形象生动地宣扬和传播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精神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把传统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娱乐化,加强亲情、乡情和民族感情,加强社会群体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中华传统的民族文化认同 。
秭归旅游景点有:屈原祠、九畹溪、四溪、凤凰山、链子崖 。
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黄石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 。黄石市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较好,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 。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民庆贺端午节,主要活动有祭祀、巡游、送神舟下水等系列仪式和活动 。西塞神舟会已经有3000余年历史,在历代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严格规整的程序内容和仪式要求 。在每年的端午节前一个月,也就是农历四月初八,他们就要举行扎制神舟的开工仪式 。从四月初八到五月初五,扎船的民间艺人进驻神舟宫扎制船体 。龙形舟船长7米、宽2米、高5米,船上楼台亭榭,宏伟精美 。整个舟船除少量木料外,主要用茅草和油菜秆填充,外用红布包裹 。船舱除主骨架外,全部为篾骨纸糊 。除船体外,还要扎制108位各路驱魔灭灾的神仙 。神舟正舱内正襟“危”坐的“忠孝王”就是屈原大夫 。从举行龙舟的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时由道士主持仪式为神舟开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时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时间较长的祈福和祭吊活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