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是如何认知亚洲艺术的?

【西方是如何认知亚洲艺术的?】现代社会已习惯将西方艺术视为主流艺术 , 亚洲艺术作为世界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是怎么被西方逐步认识 , 又产生过哪些影响呢?
东方艺术最早被欧洲认识 , 似乎可以追溯到马克·波罗 。他在有关杭州的描述中 , 提到豪宅中的一些绘画 。但是很明显他对这些绘画不感兴趣 ,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城市的300个温泉浴池、居民的彬彬有礼、滨湖大道上的华丽马车、宫殿和寺庙 。中国人精神方面的东西 , 对他来说不过是消极的迷信、偶像崇拜者的幻觉 。这是在亚洲游历的西方人的一般态度 。西方人的优越感以及要把标准强加给别人的固执态度 , 妨碍了他们对东方艺术有任何真心实意的接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 世纪后期 。
在此之前 , 西方只是断断续续受到来自东方的影响 。
波斯地毯、中国瓷器、日本漆器……再精美的器物也仅被视为优秀的匠人作品 。
尽管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从一本莫卧儿细密画的画册中获得许多素材 , 洛德大主教拥有一册1640年的印度线描画 , 但这只能引起大家的好奇 。
人们以颇具优越感的态度 , 用“curio”(古玩)这个词称赞这些东西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 这就代表了东方艺术 。
伦勃朗的代表作《夜巡》
1656-1661年间 , 伦勃朗留下了25件模仿印度莫卧儿王朝细密画的素描作品 , 这件为《坐在树下的四位毛拉》
17 世纪和18 世纪 , 中国的瓷器、墙纸、花绸、漆器和家具大量进口到欧洲 , 在装饰艺术领域确实涌起了中国风的狂潮 。法国洛可可代表画家华托及其追随者在中国设计师趣味横生的幻想中找到了欢快的启示和主题 。这些启示和主题又启发了奇彭代尔——18 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家具设计师和工艺大师 , 被誉为“欧洲家具之父” , 使他设计出椅子和橱柜的新样式 。欧洲的瓷器工厂竞相模仿中国制品 。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 瓷器上的那些图案折射出了当时的中国绘画 。
华托绘于钢琴盖板上的油画《中国系列》 , 受到中式屏风启发 , 画面也是幻想中的东方的异国情调
奇彭代尔吸收中式窗棂纹样设计的椅子
文艺复兴痴迷人的个性及力量的支配 , 艺术主题总是围绕着人 , 因此无论是动物的生活还是花卉的生活 , 在欧洲有好几个世纪都是极少被关注的 。这时从中国人那里 , 西方人不仅发现了花卉世界中丰富的绘画主题 , 而且接触到了不同的宇宙观 。中国人总是将花卉与鸟类联系在一起 , 就好像鸟类在枝叶间跳跃、叶子为之颤动时 , 鸟的歌声清晰表达了花卉在舒放和向阳光伸展中的无声的愉悦 。这样 , 人的精神便在这复杂的生命之网中 , 从一种关系被引导至另一种关系 。
宋代佚名《桃枝栖雀图》
明代蓝瑛《花鸟十二帧·柳莺红杏》
大约在1860年 , 日本一些零散的浮世绘——一种日本江户时代非常平民价格的彩色木板版画被带到了欧洲 。据说第一批版画被运到巴黎是用作产品的包装纸 , 因为这些印刷品在日本很便宜 , 没有被看得那么珍贵 。但在欧洲 , 有些艺术家却非常关注这些版画 , 对它们发出欢呼 , 莫奈、德加、梵高这些印象派画家的创作也从浮世绘中吸取灵感 。于是更多的浮世绘被运了过来 , 收藏家争相收藏 。
莫奈《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
梵高临摹歌川广重的《名所江户百景·龟户梅屋铺》
德加没有用显眼的充满东方韵味的道具 , 他吸收了日本审美中不对称的构图、悬空的透视、留白空间中的抽象元素 。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 , 探索的热情、对新素材的吸收和对新的表现方法的采用 , 对创造性艺术家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科学的元素不可避免地在一切成熟的绘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成分已经被过度培育了 。准确的解剖 , 准确的透视 , 光、影和大气作用的表现 , 这一切都被视为绘画艺术的要素 。可当一个场景的视觉印象可以被完全彻底地呈现在画布上 , 绘画便停滞不前了 。人们认识到这些科学元素固然重要 , 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西方艺术家又从外表的描绘回到真正根本的问题:富有节奏的构图 。这样一来 , 再去欣赏那些运用不同表现方式的艺术就变得容易多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