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从旅游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环保笔谈】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周梦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使其能够正常运作,为物种的延续提供庇护。生态旅游为公众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绝佳机会。
近年来,生态旅游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作为一名自然爱好者,我去过国内不少自然保护地,深深地感受到不论多么翔实的文字,抑或精妙生动的画面,都无法替代身临其境带来的触动与思考——在自然中寻找和欣赏野生动植物,总是能给你独一无二的新奇体验。
今年6月,我来到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境内的嘉塘草原。汽车刚一驶入嘉塘,我便在道路两旁发现了密密麻麻的洞穴,洞口时不时探出的小脑袋宣示着“洞主”的身份——高原鼠兔。在汽车引擎声的掩护下,捕食者香鼬尾随着高原鼠兔追进了洞里……
因为鼠兔数量众多,嘉塘草原也被称为“鼠兔王国”。过去,受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上草场普遍退化,人们把喜欢打洞的鼠兔当成“草原害兽”予以消灭。后来,大量研究发现,鼠兔并非造成草场退化的罪魁祸首,而是退化的草场吸引了高密度的鼠兔种群。作为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鼠兔被盲目消灭反倒造成了以鼠兔为食的猛禽、鼬、狐狸等野生动物数量锐减,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科学地控制鼠兔数量呢?我在道路两旁的电线杆上找到了答案。
行驶在嘉塘草原上,平均每过十多秒钟就能发现架设在电线杆顶部的人工巢箱,不少猛禽宝宝在巢箱里伸着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外来者。远处的天空中,大[~符号~]、草原雕、猎隼等猛禽盘旋着,不时俯冲向地面,抓起一只鼠兔后扬长而去。
同行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专家告诉我,为了缓解猛禽巢址不足、频繁触电等问题,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玉树的3000多座电线杆顶部安装了人工鸟巢,这些人工巢的利用率超过30%,每年有接近3000只猛禽在此出生,而每窝大[~符号~]在繁殖季可以捕食多达500多只高原鼠兔。在旅途中,我深切感受到,只有重新构建起完整、健康的生物链,让大自然发挥作用,才是解决当地草场退化、实现生态平衡的根本之道。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生态往往比较脆弱,许多植物群落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还需谨防因旅游行为造成生态破坏事件的发生。
近日,在西藏林芝的色季拉山,就有网友拍下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大量被采摘过的塔黄残叶散落在山体上。塔黄是一种高原特有的珍稀植物,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流石滩上,从种子发芽到开花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游客因为塔黄长相奇特或是出于未经验证的药用价值而肆意采摘,会对高海拔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