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量产古镇,我真看腻了( 四 )


△有人会隐藏一些宝藏小众地 , 害怕他们变得不“纯粹” 。 /图虫
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几年间常常发生 。 比如大理的寂照庵 , 原本是苍山山腰一个很小的尼姑庵 , 也是本地人空闲时去喝茶的一个地方 。 后来 , 两个尼姑特别喜欢养多肉植物 , 有人拍下大片多肉植物的照片发到社交平台 , 寂照庵也随之被“炒”成了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 , 成为了所谓的“最美尼姑庵” 。
一部分人会对古镇的千篇一律感到厌倦 , 在很多社交媒体上 , “尚未商业化的古镇”成为了新的吸引点 , 文艺青年拒绝去人山人海的网红古镇 , 而更愿意前往尚未红遍全国的小众古镇 , 像安徽的木梨硔、浙江的杨家堂村、广西的黄姚古镇……
△贺州的黄姚古镇 。 /图虫
但商业化始终是个有点矛盾的存在 。 最初 , 也是商业化的开发才让这些古镇走进大众的视野范围内 , 否则很多地方依然只是缺少商店、没有停车场 , 甚至有时候会断电的小小村镇 , 而无法像今天这样 , 盛放如此之多的、对于闲适生活的遥远想象 。
更普遍的现实是 , 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和耐心体会原始的目的地 , 依然有大量的游客需要“短平快”的旅游产品:在古建筑前拿着自拍杆拍照 , 带着孩子在古街吃全国连锁的小吃 , 在知名古镇的牌子下面短暂地“打卡” 。 你甚至根本不需要任何旅游攻略 , 因为古镇似乎是个不会出错的“稳健”选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