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民营航天市场的发展?

3月份对于中国民营火箭发展来说是非同寻常的,在零壹空间、蓝箭航天两家民营企业经历前两次的发射失败后,翎客航天公司工程代号RLV-T5的公里级可回收火箭“新航线宝贝”成功完成关于悬停和回收的发射试验 。
民营资本进入航天市场,将会带来理念和制度性的革新 。自从国防科工局打开军工技术民用化的口子,体制内人才开始流向民营火箭公司 。这中间还存在着技术知识产权划分的问题,所以民用火箭公司都在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箭发动机研发 。
从2017年开始国内逐步开始出现民用火箭公司进行探空火箭发射 。其实中国民营火箭史并不长,2014年1月2日注册的翎客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火箭企业 。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共七家火箭,其中有六家的地址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近在咫尺 。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2012—2016年,全球世界运载火箭发射次数为78—94次,卫星发射市场保持在54亿—59亿美元之间 。民营企业研发总装火箭的成本要低很多,美国洛马和波音的联合发射联盟为美国政府提供发射服务费用是每千克1.4万到2万美元 。新西兰的电子火箭每千克约3.7万美元 。中航科工集团的“快舟1号”每千克也在2万美元上下 。印度P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最便宜,每千克不到2万美元 。此次蓝箭研发的“朱雀2号”,发射成本同规模相当的印度PSLV相比要低30% 。
当下的国际航天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 。卫星小型化、低轨化,使卫星发射需求爆发 。到2020年总共有超过6000颗低轨卫星需要被发射 。去掉美国50%的份额,整个市场的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
在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只有七八家,但民营卫星公司已经有二三十家了 。在每年国际宇航联大会上,各国卫星运营商呼吁生产小火箭 。大火箭非常贵,动辄1亿美元起,对低轨小卫星来讲,发射成本过于奢侈 。一个小卫星造价才几十万美元,飞一次却要几千万美元 。
【如何看待民营航天市场的发展?】火箭制造与发射是“放卫星”的行业,大量的卫星将用于未来的卫星通信、遥感遥测和人工智能,而行业的瓶颈就在火箭发射能力 。今天的卫星与火箭公司,将是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未来,它们建造的卫星网络,将为未来人工智能社会搭建必要的硬件基础设施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