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选择( 二 )


20年前:理想主义与浪漫色彩
苻先洲,男,1961年生,数学学士,中学教师,现居上海
●关键词:理想主义、奉献、服从
自述:我是华东师大数学系毕业的,大学毕业那年,只有22岁,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 。当时校方号召我们毕业生听英模汇报,鼓励我们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很激动地报了名,想去西藏,去新疆最偏远的山村教书 。记得我们宿舍还有一个同学和我一起报名去,晚上我们激动得睡不着,去找地理系的同学借地图来看,一个一个地看那些陌生的地名 。后来那同学的父母来学校哭了几回,他终于没去成,我家里也反对,不过拦不住我也就不拦了 。再后来,我就坐上了西行的列车——不是去西藏新疆,是去兰州 。
到了兰州,第一感觉这真是黄土高原,到处都是土 。教育厅负责接待的同志说,这是夏天刚下过雨,算干净的了,春天沙尘更大 。教育厅把我分到厂矿处,厂矿处把我分到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厂里把我分到了子弟中学 。我不乐意了,我说我要去山区学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待我的同志回答我一句话“要服从组织的安排”,于是我就在这个中学做了18年数学教师 。最初的失落,到之后的沉沦,到麻木,到振作,到冷静地生活……一路走过来了,不敢称桃李满天下,但在教育领域也算小有心得 。2002年,我应聘到上海某职业中学,转了一圈,终于回到了家乡 。其实我自己在兰州已经习惯了,但是为儿子读书的环境考虑,还是回沪比较合适 。要说我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没有,最初自然是有一点的,倒不是嫌艰苦,而是觉得不够艰苦,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身上有种你们无法理解的理想主义色彩 。
看点:8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还是要“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他们的就业选择余地不大,基本是统一分配到用人单位的,如果想做出特殊的选择,就意味着要过不一样的人生 。
10年前:爱情不是女人的一切
何小晔,女,1970年生,小提琴师,现无固定住址
●关键词:独立、秘密
自述:我第一次比较严重的恋爱是在大学,爱上了我的老师 。那段日子甜蜜而且疯狂,老师的才华与深刻,是我同龄的男孩子们比拟不上的,我从崇拜他到热爱他,他也从欣赏我到爱上我,我们秘密地进行着这段不伦之恋,老师有事业有家庭,在艺术界也有声望,我不想毁了这些 。
离开学校之后,我经历过好几次爱情,有我的经理人、有同一乐队的歌手、有潦倒的画师……我想我爱得疲惫了,经历过的爱情太多,心灵已经麻木了,现在越来越难找到心颤的感觉,一个人从我身边离去的时候,我连悲伤的感觉都没有了 。
我也已经不再拉琴,对爱情绝望之后,我转型搞策划传播,现在成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现在买了房子,没有意外的话,10月结婚 。对方是个书商,比我大近10岁,我不想知道他的过去 。我经济独立,也有自己的事业,我依然年轻亮丽,并不用“傍”什么 。我只是累了,需要一次婚姻来休整一下自己,需要变换一下人生角色 。
感言:30岁的女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秘密的故事,30岁遇到的一切,几乎都是20岁时选择的后续,好在还有未来,好在还年轻 。
如今:爱上那份感觉
吴哲,女,1979年生,策划,现居广州
●关键词:放弃、感觉、理智
自述:第一次选择爱情的时候,我还年少得不懂什么是爱,也许所有人的真正的第一次,都是蒙昧不明的吧 。
大学里的恋爱也不能算数的,那时候开始总是真的,慢慢的就会变成假的,毕业后的现实问题摆在大家面前,他不能留下来,我不愿离开广州,那么大家就只好痛哭一场说Bye-bye 。要说选择,这也是的,学会选择放弃,是人成熟的一个标志 。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选择,是在毕业之后 。我这行的流动性很大,至今我已经换了3个公司,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眼界的扩展,自然也会认识一些优秀的异性 。
我相信第一眼没有爱上的人,再看100眼也不会动心,我相信人与人的感觉,是天意 。第一次见他是到他公司递一份草案,在办公室看到他在工作,突然发现,原来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是他专心工作的样子,流动着沉毅与智慧的光芒 。
我想我这辈子最爱他了,他将是我心目中男人的典范 。也许他不能娶我,毕竟他有了家室,我出现得太迟了,但那有什么关系?爱情与婚姻,原本是两件事,将来我也会另找个爱我、疼惜我,又能令我物质生活丰富的男人嫁了,而且会忠诚于我的丈夫,但这并不表明我不可以去爱这个男人 。婚姻,是人生中慎重的选择;爱情,只是一份感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