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吸引国际游客,大湾区缺的不是资源,是故事( 四 )


南都: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
徐红罡:有许多深刻的案例 。 说下阳朔 , 因为阳朔是第一个 。 如果说桂林是中国旅游的“符号”;阳朔可谓是我国旅游研究的原点 , 以阳朔为案例地的研究论文应该近百项吧 。 一开始 , 保继刚教授负责的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在阳朔设立了旅游研究基地 , 这个基地得到了阳朔县委、县政府的支持 。 在此基础上 , 保教授推动世界旅游组织在阳朔开展可持续旅游监测工作 , 在2005年7月26日 , 世界旅游组织在阳朔正式设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 , 由中山大学负责技术监测 , 这是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的第一个旅游观测点 ,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 。 此工作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列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起到重要作用 。
大湾区有山有水有森林有大海
旅游资源多样而丰富
南都:2020年12月 ,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为加快推进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 这份报告推出的背景是什么 , 有没哪些印象深刻的调研内容?
徐红罡:蓝皮书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旅游发展的主要建设任务展开深度研究 , 重点对大湾区旅游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综合性、专题性的领域和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分析与研究 , 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南都:结合“蓝皮书”的研究 , 您对于大湾区发展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有哪些建议?
徐红罡:总体来说 , 应该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 , 许多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海洋与海岛资源是湾区的优势 , 但是海岛海洋旅游发展不足 , 相关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充分 ,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海岛旅游产品以大众海洋观光为主 , 以海滨度假旅游为辅 , 高品质的海洋海岛旅游产品较为缺乏 。 游客的主要活动就是观海景、吃海鲜 , 缺少深度体验式的休闲旅游产品 , 且很多海岛、海湾的旅游开发同质化严重 , 缺少自身特色 。
大湾区智慧旅游的智慧化水平与湾区城市经济科技地位也不匹配 。 实验室对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城市的智慧旅游做了详尽的分析 , 发现其智慧旅游的创新性和普及性均落后于内陆一些城市 。 产品类型单一、开发深度尚浅、缺乏吸引力 。 只实现了信息电子化 , 未达到智能化 , 不具备预见性 , 缺乏更多内容板块的建设 , 未开发智慧旅游体验产品和管理产品 。 这有可能是湾区的智能化水平比较高 , 因此不需要专门的智慧旅游;但是从游客角度和目的地管理角度看 , 专门化的智慧旅游应该还是需要的 。
工业文化是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湾区有很多工业遗产 ,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利用远远不足 , 这个部分需要加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