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徒子好色赋|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二 )


刘备三顾茅庐,自然有他的道理。其实诸葛亮也并非像《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完全与世外隔绝,依然可以坐论天下。所谓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过是文人的自负而已。诸葛亮之所以通晓天下事,除了读书之外,除了天资的卓尔不群,超凡拔俗之外,还有他的亲戚圈,朋友圈。比如说刘表和那些曾经在朝廷里做官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坐论天下。恰恰是这样的信息来源,经过诸葛亮的分析,研究,方才得出“三分天下”的高论。所以说,社会关系很重要,朋友圈也很重要。何况被刘备请去的并非诸葛亮一人,而是他整个的“团队”。但是无论怎么说,求贤若渴是治国之道的重要方向之一。后人把诸葛亮当作智慧和忠臣的化身,看作是清高之人。清高固然是某些文人得意的品性,但究竟是不是智者的品格就不好说了。单是,在区区弹丸之地的“隆中”能坐论天下,毕竟是一件旷古奇事。人间岁月堂堂去。当下,互联网络遍布全球。要说可以并且能够放论天下者,现在人最有资格了。的确,从汉文明到三国文明,到现代文明,星际文明,人们的视野与作为更加开阔了,人才与贤能者可与天上繁星相比。
可能是我的格局小,说到诸葛亮,我最欣赏的还是他的《诫子书》。此书中可谓是字字珠玑,一律的金玉良言。有道是,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孔明先生说到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先生的话就是在今天不是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吗?
设若让我这位半个文化人说“铁打的襄阳”,终究要说到《诗经》和《楚辞》。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楚赋的开山鼻祖”宋玉。到襄阳说襄阳,宋玉就是襄阳人。他的《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几乎成了我外出座谈的必讲内容。宋玉先生对自然风光的细致描写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登徒子好色赋》的机智善变,也让众多后学自叹弗如。如此看来,“铁打的襄阳”此言不虚也。
漫步在古城墙上,正赶上下雨。玄色雨伞之下的感觉真的不一样。我真想体验一下守城将士在城墙上沐雨临风感受。若是苍天怜我,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风雪中,在暴雨雷电中体验一番守护和平的崇高与伟大。
是啊,当今的襄阳,与古时各朝的风景毕竟不同。漫步在襄阳古城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一树,这里所有的一切,毫无疑问,都不是无意识的形成。比如说那些雕梁画栋的设计者,建设者,有怎样的梦想,都是何人所为?是在怎样的一种梦想下创造出来的呢?这需要你慢慢地,静心地去品,去体验,这样你才会了解到他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就会发现他们都是一些喜欢做梦的人。是啊,有梦才会有美好的精神生活,有梦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有梦才会有奔头,才会觉得自己活得好,活得潇洒。活得值,活得有血性。这梦啊,真是上苍赋予人类最宝贵的生命礼品了。说襄阳是一个梦之城,你所到之处无不是梦的硕果,梦的化境。比如那临汉门,比如孔明先生拜学的鹿门寺,比如为了纪念汉光武帝刘秀而建的祠寺合一的白水寺,比如藏于深山老林中的古隆中,比如纪念抗日名将张自忠先生的纪念园,比如那些千古不朽的诗章,凡此种种,潇潇洒洒,一一奔来眼底。先人在梦中建造这所有的一切,已然是可触,可摸,可感慨的实景了。登其城,思其人,能不慨然矣。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