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容易犯的技术错误有哪些


拍摄时容易犯的技术错误有哪些

文章插图
拍摄时容易犯的技术错误有哪些
要提升摄影水平,不但要努力学习摄影知识,进行各种尝试,也要搞懂什么是不该做的,了解自己照片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初学摄影的时候也常常犯错,但最重要的是在错误中学习,这样才会有进步!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拍摄时容易犯的技术错误,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拍摄时容易犯的技术错误有哪些
一、曝光过度
如果你的照片中出现白色的、没有细节的区域,就说明照片曝光过度了 。也就是说,传感器所获得光量比正确曝光所需的光量多得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ISO 值、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有问题,当然也跟拍摄现场的亮度有关 。从原则上说,为了让传感器接收的光少一些,可以缩小光圈、缩短快门速度、降低ISO 值,但是在做这样的调整前还要
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
图像中曝光过度的区域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后期处理稍稍变暗一些,这样就又可以看见一些细节了 。这里要把曝光过度区域和较亮的图像区域区分开来,因为后者可能只是看起来是纯白色的,其实是有细节的 。这种区别可以在拍摄时通过相机显示屏上的直方图看出来 。如果图像区域被白色吞没了,那么直方图的右边会像被截断了一样 。
如果图像过度曝光程度很高,那么较亮的图像区域会被白色吞没 。也就是说,那个区域完全看不见任何细节了,只有纯粹的白色 。通常,当你测光错误或者手动设置错误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
二、曝光不足
到达传感器的光线太少会导致曝光不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是因为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值的组合有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图像中形成了纯黑色的、没有细节的区域 。更糟糕的是,因为光量太少,欠曝区域会形成干扰性噪点 。
然而,在无法确定怎么做更好的情况下,宁可曝光不足也不要曝光过度,因为白色“侵蚀”的信息比黑色“淹没”的信息多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不要把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与高调拍摄和低调拍摄混淆了,高调和低调图像中虽然也会出现主要为浅色调和深色调的区域,但是这些区域中是有细节的 。
曝光不足时,传感器获得的光量太少,这样由光产生的电荷和传感器本身的基本电荷无法区分开来 。结果通常是:原本应当是纯黑色的区域出现不美观的杂色和清晰的噪点 。
三、对焦错误
图像中的清晰区域不在预期的焦点位置,原因可能是拍摄时摄影者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手太不稳 。如果在对焦之后调整取景区域,同时将相机微微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就会将已经设置好的焦平面移动到对焦主体的前方或者后方 。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问题,推荐你使用可选择对焦区域的自动对焦模式,并选择与想要对焦的点相近的对焦区域 。此外,加大景深也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缩小焦距或者光圈进行拍摄 。如果还是不起作用,那么检查一下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看看它是否校准错误 。
焦点要处于正确的位置,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人像摄影中 。模特的眼睛不在焦平面上通常会被视为对焦错误 。
四、抖动
如果拍摄时出现抖动了,就会形成“鬼图”,也就是被摄主体隐隐约约地多次出现在图像上且不清晰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曝光时间过长:在快门被打开、光线照射到传感器的过程中,相机或被摄主体发生了移动 。当快门速度为多少时摄影者还能手持相机拍摄出没有抖动的图像,取决于拍摄所使用的焦距:无抖动的最长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乘以当前的画幅系数) 。
例如,当焦距为150 mm 时,最长的快门速度为1/150 s 。快门速度稍短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快门速度长于这个数值,则要借助三脚架或者光学防抖系统才能拍摄出无抖动的图像 。如果你选择使用三脚架,那么按下快门释放键时要确保相机不晃动 。此外,也可以使用相机的自动快门功能或快门遥控器 。
快门速度较长时,移动会导致照片变成模糊、抖动的“鬼图”――不管是被摄主体移动、相机移动,还是摄影者移动都会如此 。
五、对比度太高
有些拍摄场景的对比度范围很大,以至于传感器无法完全将其表现出来 。结果就是图像中会出现部分区域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场景,你可以测量被摄主体不同部位的亮度,从而得出其对比度范围,然后选择适中的曝光量,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曝或欠曝的图像区域,之后在后期处理中可以提亮深色区域或加深浅色区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