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内容( 二 )


牡丹开放时,正是蜜蜂、蝴蝶活动的好时节 。蜜蜂不时在牡丹花朵周围飞舞,是拍摄牡丹画面的最好搭档之一 。
另外,可以用超低角度拍摄,以晴朗的天空为背景,获得高调影像的牡丹作品,也可以用大面积暗光为背景营造低调牡丹作品 。
六、适当的后期处理
不管是数码时代还是传统摄影,都离不开拍摄之后的再创作,后期处理是创作一幅好照片的重要一环,现在手机上有各种修图软件,以往在电脑上需要几十步繁琐操作才能实现的效果,在手机上,一键即可实现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当春风荡漾,满城飘香之际,正是人们流连花海尽情摄影创作的天赐良机 。今年的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各大牡丹观赏公园内品种繁多,花色齐全,而且很多公园或是免票,或是能刷旅游年票,或票价仅10元,这是摄影人进行牡丹摄影创作的最佳时机 。还等什么,赶紧拿起相机,带上家人,奔赴洛阳花海,尽情拍摄创作牡丹作品吧 。
另外,今年的牡丹摄影大赛正在进行中,学会了这么多牡丹摄影技巧,一定要出去多实践,多拍啊,或许大奖就是您的呢?
拓展阅读:
植物文化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 。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 。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
诗画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 。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 。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 。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宋代有十几部 。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由于牡丹花花型优美,颜色绚丽、清雅,因此是当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如余致贞、吴玉阳等 。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赋,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
国花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在中国林业网、中国花卉协会网站和“中国花卉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向公众征求对我国国花的意向 。广大公众对国花高度关注,积极踊跃参与 。2019年7月23日,中国花卉协会通报国花调查情况 。通报称,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时,投票总数362264票 。投票结果统计显示,同意牡丹为国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占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为国花的占12.30%;第三名,同意兰花为国花的占2.48%;第四名,同意荷花为国花的占1.89% 。
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确定国花,时机成熟 。
经组织专家研究讨论,中国应确定“一个国花”,确定国花的基本条件:一是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二是花姿、花色美丽大气,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四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
【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内容】为了评选,中国花协专门于2019年2月成立了国花评审小组 。6月29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花卉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花评审专家研讨会,32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确定中国国花进行研究讨论 。此次投票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授权 。投票一经发出,引起网友热议,大量网民投票参与 。据相关媒体报道,7月17日,中国花卉协会的工作人员董燕向采访人员表示,截至7月16日晚上11点,总共有6万多的投票,投票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选择牡丹 。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把意见收集起来供上级参考,国花最终由国家相关部门决定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