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拼小圈会暴露隐私吗 拼多多想隐藏自己买过的东西怎么关闭( 四 )


拼小圈的其他用户 , 比如文章开头的“核弹头” , 又何尝不是在指尖滑动中 , 通过拼小圈的购物记录 , 对他人那些平时不可见、不可知的生活轨迹历历可数后 , 甚至在内心对他人贴了标签——哪怕对他人而言 , 在拼多多上购买廉价商品 , 本身或许就是最敏感和最不想对外人道的 。
并不乐观的未来生态这并非拼多多第一次陷入隐私争议中 。

2018年11月 , 中消协发布的一份当年8至10月针对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的测评结果显示 , 拼多多APP对使用任一服务即表示同意本政策的所有内容以及首次使用即使未签署协议也视为同意 。彼时 , 中消协表示 , 拼多多此举涉嫌直接“绑架”用户 。
必须明白的是 , 在社交生态这条路上 , 一切非用户自发的“促进” , 很容易引发“反噬” , 只会带来负面效应甚至引火烧身 。
其实 , 在拼多多之前 , 洋淘也有相似功能 。不过 , 相比之下 , 在洋淘除了用户主动分享的订单测评内容 , 不管是陌生人还是好友 , 都无法查看用户的购买清单等个人信息 。
粗暴体验的拼小圈 , 会成为拼多多向五环内迈进的阻碍吗?
现在 , 排开隐私争议 , 该如何看待拼小圈的未来?拼小圈的购买记录、评论 , 真的能成为产品意见领袖么?
如果只是做单纯的清单分享 , 好物圈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 其预想中的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推荐、好物分享 , 并不能调动用户分享和购买的欲望——即便拼小圈将来引入MCN机构或者KOL等头部内容账号 , 但答案仍不乐观 。
这是因为 , 每个人的购物需求、喜好并不相同 , 是好友推荐更好 , 还是算法推荐更好 , 如果寻找一条长期的生存发展之道 , 这并非两难选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