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西游记》中女儿国神秘面纱( 三 )


碉楼博物馆
除了数量多、分布密集,梭坡的碉楼形式还十分多样,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甚至十三角碉,高度则从10米到35米不等 。著名的莫洛村古碉群、高65米的“高碉之王”、十三角“碉王”都位于梭坡乡 。据当地传说,五角以上的碉楼均为女人所设计;八角碉则是用于镇魔的“风水碉” 。来到梭坡,就像进入一个古碉楼博物馆 。
村民说,过去寨子里均为母系家庭 。“顶毪衫”是当地走婚习俗,即一到晚上,几名男子相约,头顶一件毪衫遮脸,到女子聚集的碉房对歌求爱至三更半夜,女子们唱累了,便倒睡在锅庄旁 。这时,男子进屋找自己心仪的女子,若女子也喜欢该男子,就会允许男子躺在自己身边谈情说爱 。情到浓时,男子可带走女子,到女子屋内过夜,但男子天亮时须离开 。
不见碉楼的东女国故都
位于川西高原、阿坝州西南缘的金川,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素有“东女国故都”美誉 。历史上,东女国被吐蕃吞并后,又接受唐代招降且受封,采取两面讨好态度 。吐蕃知晓后,将东女国收归,东女国女王携部落逃往金川谷地 。
据史籍记载,金川曾建有大量碉楼,但不管是红叶谷或神仙包等地,如今所见以汉式房子居多 。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乾隆皇帝在大小金川之役后采取残酷报复:将16岁以上男蕃丢入河中淹毙、废除土司制度,还把当地数千座战碉全部拆毁 。
不过东女国尊重妇女的文化习俗被当地所吸收 。如今在金川各村落中,妇女仍享有较高地位,例如马奈乡的锅庄舞带有浓厚的母性文化特征 。跳舞前,当美女向帅哥献哈达或交帕子时,帅哥们要双腿下蹲,恭敬接过,然后要对美女行三拜之礼,明显是东女国“女尊男卑”的文化遗俗 。
看尽丹巴之美
日照充足的金川是中国著名的“雪梨之乡”,又大又甜又饱满的雪梨是金川的标志 。若是秋季前来,绚丽的彩林和满树的雪梨别有一番景致,一些熟透的雪梨甚至还来不及被采摘就掉在地上了 。此时游人不仅有机会体验采摘雪梨,还能购买当地人熬制的纯正雪梨膏 。
每年的3月底,则轮到一大片梨花在这里盛开,绵延金川河谷数百公里,犹如梨花大道,盛大又壮观 。梨花花期不长,一般10余天 。
“梨”花源记
沙耳乡是赏梨花的最佳地点,盛开的梨花将过往的车辆与行人掩映其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眼前美景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啊不对,应是“梨”花源记 。虽然没吃到香甜的雪梨,也没看到壮观的碉楼群,但有了眼前这片“天上人间”,一行人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
每年梨花盛开期间,金川还会举办古树梨花节,除了梨花美景,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演出,包括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奈锅庄以及集木藏戏、万林楞琼格锅庄等特色民间舞蹈,有机会不妨趁此领略金川独有的东女国文化 。
移民篇——藏彝走廊
四散的东女国儿女
如今的新都桥,以如画风景闻名,尤其“十里长廊”更是摄影发烧友获取素材的佳选之地 。几百年来,新都桥都是交通要道,北通甘孜、南接理塘,是从西藏通往康定的必经之路,著名的川藏公路亦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 。
当年吐蕃人向东扩张时,一部分东女国人往西逃到雅砻江成为扎坝藏族,一部分则往下走到贡嘎山附近,与后来的西夏党项族融合成为木雅藏族,还有一部分顺着雅砻江逃到更远的泸沽湖成为摩梭人 。将这几条逃亡路线串联,就是著名的藏彝走婚文化带,其中心点则在新都桥 。
飞簷走壁的爱情
几百年过去了,扎坝藏族是如今传承最多遗风余俗的东女国“移民” 。居住在新都桥西边不远处的雅江县峡谷里,扎坝藏族至今保持着东女国最古老的传统和走婚习俗 。若男扎坝人看上了哪位姑娘,就从对方身上抢来一样东西,如小手帕、坠子、戒指等;若女子也有意,就会含情脉脉地跑开,否则会索回物品 。
夜深人静时,少女打开闺房窗户,等待意中人到来,小伙子则必须爬上10多米高的碉楼去走婚,此环节被称为“爬房子” 。隔日天亮时,小伙子就会离开 。
第一次爬房子成功后,该男子便取得了女方及其家庭认可,男女双方的关系被称为“甲依”,即伴侣之意,暮聚朝离 。如果双方不愿维系走婚关系,则以男子不再爬房子或女方拒不开窗宣告解除 。不过,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三代以内禁止走婚,因此走婚前须先打听并确定无血缘关系 。另外,若男子爬房子前未得到女方同意或爬错了,则将受到族人的羞辱或严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