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二 )

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圣人涧有史迹,1947年7月上旬,以太岳军区参谋长樊执中为首的渡河工作组来到平陆,勘察地形,筹备渡河的问题,决定集中茅津村、席家坪、蒿店、沙口以及芮城、河津等渡口的船工和水手约二百多人,在圣人涧的吕家湾开始了战友前动员训练,并决计用油包来完成渡河任务。油包,就是用布做成的约尺多宽、一丈长的大布袋子,里边装满棉花或麦秸草,扎紧口,用桐油罩面,油包放在水中当筏用。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多用油包运盐,用木棍把三个包联在一起,增加在水中的浮力,划起来轻便,又不怕触礁,水手们常用它夜间运潞盐过河。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大军决定这天渡河。一弯新月投入西山,天色渐渐昏暗。这时,万马齐喑,惟有黄河在咆哮,五百多米宽的河面,水急浪高,在月光的照射下,泛起幽幽的浪波。突击队员们匍匐在油包上如骑龙背,个个搏龙猛进,直刺向对岸的马家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真所谓蛇龙起伏奔腾急,载着英雄试比高。船工们不分昼夜,连续摆渡三天三夜,把太岳兵团的22旅和第38军共约一万五千多人送过了黄河。接着又连续四天四夜,把随军的支前民工、担架队和后勤物资全部运过河去。至此,陈赓大军的右集团军全部挺进中原。茅津船工创造的油包运送大军渡过黄河的奇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旷世奇功。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如今,茅津渡虽然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通作用,却成为一处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当仲夏到秋末时期,日落方向与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红似火,水天共一色,游人点点,船来船往,激浪洪波,十分壮观。因故,历代都把“茅津晚渡”列为平陆奇景之一。历史上,文人学者对这里多有吟咏的诗章,或写景,或抒情,堪称佳作亦为数不少。北宋隐居诗人魏野,因眷恋茅津渡景物,就搬住在对河陕州,常来渡口散步,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茅津渡》,抒发了诗人留恋茅津渡口景色的情怀:“数点归鸦啼远树,人行欲尽夕阳落。暮霭还生竹坞村,西风乍起茅津渡。禺邛三两待舡人,立赛扶筇望水滨。忽见炉中烟一缕,祗应炊稻烹霜鳞。”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有心者,可前来游览,黄河东去,留下一湾浊水,有风吹过,荡起层层波澜。天空飞鸟翱翔,岸边散落几只孤舟,天地之间有云雾缭绕,与西山相衔的落日更显得深情。在岸边散发,心中是一片宽阔而深远的情韵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的话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给我们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发表在评论区,小编都会仔细看的。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