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今天小编要带给大家的文章是有关于山西平陆的茅津古渡,大家应该也都听说过这个地方吧。话不多说,快点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内容吧!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中条秋黄,雄峭如铁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倒是漫山遍野的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郁郁有如绿色云锦,给北方的山一种大气。天高云淡,更显出山的线条遒劲。秋天的阳光鲜亮而不刺眼,天空湛蓝如洗,万物清亮如新。秋阳下,平陆县城显得生机勃勃,兴致盎然,让游览者流连忘返。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历史虽往,浩气长存。如今三门峡大坝像大禹手中的长龙,紧紧地锁住黄河的咽喉,不舍昼夜地为人类造福。当年的艄公们结束了其历史使命,成了千古佳话。不过距三门峡不远的一个地方,自古以来都在承担着晋豫之间的通道任务,直到三门峡公路大桥的建成,也才成为历史的遗迹,留下了许多趣闻。这便是远近闻名的茅津渡,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它也曾立下了“汗马功劳”。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滔滔的黄河水,“根随九曲深”,奔腾咆哮行,而到了茅津时,却突然中开,水势变得平缓了,留下一座美丽的渡口。茅津渡又叫陕津渡,皆因今三门峡古称陕州,平陆为茅地也,故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云:“陕城北对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这就是茅津名称最初的由来。黄河|中条秋黄,雄峭而鲜有南方山的苍润,漫山槐树给大山带来无限生机
文章插图
茅津渡两岸地形险峻,自古为黄河中游的要津。据《平陆县志》载:“茅津地当水陆要冲,晋豫两者相衢,冠盖之络绎,南旅之辐辏,三晋运盐之孔道。”早在春秋战国时,这里就已经形成了渡口,不仅是连结豫晋的交通要道,而且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伐郑,晋襄公率师败诸”。晋人正是抄近路从茅津渡河南下,以逸待劳,才致以秦全军覆没。秦穆公因此发出了著名的《秦誓》,誓雪奇耻大恨。“越三年”,秦穆公挑选精兵,发战车500辆,抢先占领茅津渡,沉舟北上,大败晋国,报了一箭之仇。汉代时,韩信受刘邦之命,制木罂北渡黄河,直奔河东安邑,用智谋大破魏豹城,使魏豹为阶下囚。沧海桑田,黄河作证,浩浩几千年,茅津渡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1947年8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8万余人在陈赓将军的率领下,神出鬼没就是从这里突破黄河防线,挺进豫西、陕南、鄂北,至11月下旬,歼灭国民党军新编第1旅、第135旅、第64旅等4万余人,建立了豫陕鄂根据地,揭开了我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