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千岛湖的隐难:一年投放600吨鲢鳙,为何出现“蓝藻之困”?( 二 )


千岛湖鱼类繁多 , 为何鲢鳙的生物量最高?千岛湖的鱼类远不止鲢鳙两种 , 优质的好水、宽阔的水面孕育了数十种不同的鱼类 。 根据1984年展开的鱼类资源调查 , 千岛湖中有多达83种鱼 , 四大家鱼、鲴等都具有相当的捕捞产量 , 经济效益显著 。
以1983~1986年的捕捞生产为例 。 资料显示:这四年间库区共捕获鲜鱼12592吨 , 平均每年产出3148吨 。 其中 , 鲢鳙占总产量的70.4% , 野杂鱼占29.6%(鲴是占比最多的野杂鱼 , 总产量为1069吨 , 占58.1%) 。

千岛湖鱼类繁多 , 为何鲢鳙的占比这么高?首先要说明的是 , 这一格局和自然繁殖无关 。 1959年 , 新安江水电站建成 , 水库的水文性质由此发生变化 , 库区缺少长距离的敞泄流水环境 , 鲢鳙的性腺均无法自然成熟 。 因此 , 鲢鳙数量占比高其实是人工放流的结果 。

千岛湖鱼种投放/杭州网鲢鳙坐拥“家鱼”的尊贵身份 , 天然具有无与伦比的产能优势 。 1958年 , 我国刚好攻克鲢鳙的人工繁殖技术 , 一尾亲鱼可产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枚卵 , 人工孵化率高 , 极大地降低了苗种成本 。
新安江一成库 , 当地渔场就无缝衔接 , 放流了大量的家鱼 。 比如:1960年 , 库区共放流了309万尾鱼 , 鲢鳙独占264万尾;再如:1965年 , 全年共投放2426万尾鱼 , 99%以上都是鲢鳙 。 据观测 , 投放的鲢鳙生长速度喜人 , 鲢鱼每年最快可长5斤 , 鳙鱼则为7斤 , 投放2~3年就可起捕上市 。

2020年以来 , 千岛湖每年的鱼种投放量趋于稳定 , 高达1000多吨、1000多万尾 , 平均每尾都是10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 。
鱼苗投入得多 , 成鱼的捕获量自然也多 。 捕捞队利用“赶、拦、刺、张”的联合捕鱼法 , 普通一网可捞5~10万斤鱼 , 最多的一次在许源大港渔场捕获了82万斤鲢鳙 , 创下高产纪录 。 2015年10月 , 捕捞队还曾捕到过一条重180斤、长175cm的“青鱼王”!

据统计 , 千岛湖鲢鳙的年产量超过6000吨 , “淳”牌有机鱼成为了全国著名品牌 。 “鲢鳙治水”既保生态又促经济 , 一举两得 , 堪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范式 。
生态治水60多年 , “蓝藻病”为何仍有隐患?根据湖泊的生态演化特点 , 千岛湖的生产力/生物量的比值为3.899>1 , 初级生产力/总呼吸量的比值为74.29 , 这意味着该水库正处于发育状态 , 生态系统仍在完善当中 。 那么 , 被视为生态隐患的“蓝藻病” , 再次爆发的风险又有多高呢?
有了鲢鳙坐镇 , 蓝藻水华似乎一去不复返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从2006年开始 , 千岛湖从贫营养水库转变成了中营养水库 , 湖区的曲壳藻、束丝藻时常出现异常增殖现象 。 来对比一组数据:1998年 , 库区藻类密度的测量值为108万细胞单位/升 , 2010年时提高到1152万细胞单位/升 , 增幅不可谓不明显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