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偏僻乡村,几座圆形高炉,揭开辽人冶铁工艺发达的秘密( 二 )

大山深处的偏僻乡村,几座圆形高炉,揭开辽人冶铁工艺发达的秘密
文章插图
但是很可惜,在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没有找到冶炼好的铁器成品,因而我们无法从“质”这个角度进行评估,现在能够验证的就只有“量”了。那么,这些炉子的产量究竟怎么样呢?经过初步的计算分析,队员们得到了一个十分令人吃惊的答案。遗址发现了四个高炉,每一个都能日产铁约1.2吨。年产量如果以连续生产五个月来计算的话,那就是将近180多吨。在这么一个不到150平米的地方,就这么几个看上去不太大的炉子,竟然有这么大的产量,简直是夸张好不好。队员们就觉得,就算仅凭“量”一个数据也很说明问题了,辽国的冶铁技术的确很强。冶铁技术这一点算是证明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辽人为什么非要选择这冶铁建炉呢?要知道,即使到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交通越来越便利。水泉沟村依然还是一个不那么便利的地方,那在古代就更不用说了。辽人跑到这深山之中,冶炼大量的铁器究竟是为什么呀?大山深处的偏僻乡村,几座圆形高炉,揭开辽人冶铁工艺发达的秘密
文章插图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队员们决定对这里进行扩大性的考古发掘,这一挖可了不得啦?怎么了?原来,这附近不止水泉沟村这一处冶铁遗址,队员们还找到了三处,汉家川冶炼遗址、铁炉村冶炼遗址以及慈母川冶炼遗址,一共发现了炼铁炉十座。这哪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呢?这完全就是一个精心构建的庞大的辽代生铁冶炼基地。试想一下,如果这十座高炉同时运转,那场面得多么壮观啊。这个新发现,着实让考古队员们心中一惊。与此同时,也加深了他们之前那个疑问,辽人为何要在这里轰轰烈烈搞生产呢?经过考察发现,这个位置正处在当时宋辽交界的地方,而且这个位置也位于辽南京的附近。所以,专家判断这个冶炼遗址,应该是军工产品的一处冶炼场所。而史料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辽史记载,北宋立国之初曾有收复辽所属地区燕云十六州的想法。于是乎,在公元979年、986年宋朝两度北伐与辽人交战,这个时间恰好和水泉沟村大型冶铁基地的建造时间相吻合。大山深处的偏僻乡村,几座圆形高炉,揭开辽人冶铁工艺发达的秘密
文章插图
如此说来,正如专家推测的那样,这里的确就是一个冶铁军工厂。之所以选择建在这里,一是因为这里恰好是宋辽边界,战争的前沿阵地;二、考古队员们在这周边地区一共找到了五处矿山,也就说这原料充足,采集方便。解开了这个疑问,继续将回到最开始关心的那个问题之上。那就是辽代的冶铁技术之高,产量之大,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通过这一次的考古发掘也破解了。当时高炉建好之后,工人们从铁炉上部投入原料,也就是生铁。此时,一些工人站在一旁,用鼓风机朝里头加氧。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铁不断融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呢,还有有工人不断的搅拌原料,利用空气当中的氧,消耗掉生铁当中所含的碳,整个冶炼的过程就好像是在炒菜一样。因而这种冶铁工艺,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做“炒钢”。经过一段时间的冶炼,铁水就会从炉身下方直接流入到打造好的模具当中,这便是整个过程了。水泉沟村冶铁遗迹的发现,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考古发现。它填补上了中国冶铁史上的一段空白,也再现了古人们的非凡智慧。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