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殿|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西殿|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文章插图
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在县城北,凤翼山麓有座名寺大钟寺,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它在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由僧照公始建,当时取名香积院。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8年)僧宏仁等增建石幢一柱,八角形,每面上精刻经文,《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及香积院初建经过(已佚)。在宋太平兴国元年至八年(公元976-983年)间宋太宗赵光义御赐寺名“福昌”。在各级官署的重视下,重新大兴土木,在两侧建佛殿三间,廊房7间,东面建厨房三间,东南隅建浴室三间,在西北隅建十王殿一座。对各殿佛像该装的装、该塑的塑,重装金身,使整个“福昌寺”金碧辉煌,焕然一新。朝圣叩拜之客不绝,还愿祈福不断。有求有偿,声名远播,灵气震撼四县八乡。求学秀才,过路官员,齐来朝拜,住寺僧人逾百,而接应不暇。
西殿|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文章插图
金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年),福昌寺重修寺内竹院,铸观世音菩萨铜像一尊(现仍存县文化局文管会)。铜像佛姿丰满,金光璀璨,佛光熠熠。迎来四面八方香客叩拜和观看,一时传为佳话。金章宗太和元年(1201年),福昌寺香客募资捐款,铸大钟一口,高一丈二尺,直径7尺5寸,厚数寸,重一万二千斤,从此该寺又通称大钟寺。并在东南建钟楼一座,悬钟于上。钟声响时传三十里余,初一、十五城内、城外均可听到大钟寺的钟声。
西殿|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文章插图
元朝至明初因连年战火,大钟寺部分建筑被毁,寺院也受到重创。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对战争毁坏的西殿又进行了修葺,对佛像又重装金身。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对大钟寺的殿宇重新进行修缮,使其庙貌一新。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对全寺所有正殿、西殿、东殿、十王殿及廊房、厨房和客房、钟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使该寺达到了宋时的气势和庙貌,香火极盛。上下寺有殿宇数十间,佛像几十尊,住寺和尚百余名,田产庙地100多亩,成了永宁县内寺院香火佛资最强的寺院。
西殿|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文章插图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8年),县长梁炳麟组织拆庙毁佛,和尚被星散,寺院被拆,大钟寺成了一片瓦砾。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国民党拟在城南修建飞机场,城东南群众被赶出家园。大钟寺遗址上也成了搬迁难民集中点,这次连遗址也不复存在。
西殿|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文章插图
西殿|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目前社会进入大千盛世,人们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原遗址上又集资建起佛殿三间,塑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圣像各一尊,太上老君像一尊。每年四月八日起庙会,颂丰收,祈平安,开展物资交流。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